第一三九六章 饮马河畔(2 / 2)

新设立的九台县是个半山、半平原和丘陵起伏之地,西部、中部为冲积平原二级阶地,东部、南部、西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地形呈西南东北狭长形状,地势由西南向东倾斜,是一种西南高、东北低、中间岗川不等的自然格局。

九台的山都是长白山系、哈达岭山脉余脉,号称三岭五山。三岭是八台岭、红沙岭、卢家大岭,五山是南部大顶山、东部马虎头山、马达山、东北四楞山、桃山,其中八台岭海拔580.1米,是九台县最高峰。

九台境内有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雾开河等四条主要江河,随着地势走向,均是由南向北流淌,构成了四大流域,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整个九台的地表结构可概括为“一水、三山、六分田”。

介绍到最后,叶挺指着地图上的饮马河,说到:“饮马河是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河流,源出磐石,北流到农安县靠山屯附近汇伊通河后入松花江,长300余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经九台境内河段长62公里”。

不用叶挺介绍,刘一民心里清楚的很,后世的时候饮马河两岸稻谷飘香,但这个时候不行,因为河道狭窄,雨季的时候饮马河常常泛滥成灾,当地的满族老乡就把饮马河叫做伊尔们河。满语伊尔们的意思是阎王,也就是说饮马河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就是一条闫王河。

“闫王河,闫王河,阎王就在河里坐,日本鬼子一来到,扑扑腾腾掉下河”。

刘一民突然念叨了几句似俚语非俚语、似诗非诗的句子,然后才转身说到:“**风,记录命令:一、根据侦查和前线交火情况,现已判明,向我八纵、十一纵、十二纵发起进攻的,是日军第四师团及其指挥的伪满军、伪朝鲜军部队,命令赵山、许世友指挥八纵、十一纵及辽东新建地方武装迅速向该敌发起反攻,作消灭该敌部署。王南湖指挥的十二纵队配合赵山、许世友反击。二、命令陈士渠率领的防守山海关、喜峰口一线的十纵,向当面之华北日伪军发起小部队多路主动进攻,迫使该敌不能从容部署,攻击我山海关防线,策应关东军作战。三、命令陈大勇七纵、张洪涛六纵紧急增援饮马河一线,五纵为正面,七纵在北,六纵在南。三个阻击纵队务必按照我军火力在前、主力在后、纵深防御的原则布设阵地,坚决顶住日军的攻击,将日军牢牢吸住在饮马河一线。四、一纵、二纵、四纵原地隐蔽待机,等候出击命令!”

口述完命令,刘一民又交待到:“将此部署向中央和主席、老总报告。”

不料,电报刚刚发出,主席和老总的回电就到了。

主席在电报上说,此战关键在于我军必须集中火力和兵力,主力不动则已,主力一旦发动,就要一击成功。因此,六纵、七纵不能动,应以地方武装归属五纵洪超远指挥,依托阵地节节抗击。这样,可以保证我主力集团有五个纵队的兵力,加上空中优势和炮兵纵队火力优势,一旦向敌突破,敌必然被分割,我军才能实现先击溃敌主力、后追歼之的目的。

主席在电报中甚至说,以三个主力纵队打阻击,容易将不对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下,消耗过大,得不偿失。此战阻击部队的任务并不是坚决将日军阻击在饮马河东岸,而是利用既设阵地阻击、迟滞、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完全可以放手让阻击部队打的更灵活一点,必要时大踏步后退,放日军攻向长春城。只要日军胆敢越过饮马河,此战取胜就无悬念。

看完主席的电报,刘一民想想就觉得自己彻底混回去了。解放了长春城,就不愿意日军再攻向长春城了。这种思想可是要不得。要知道,饮马河以东地形复杂,多浅山丘陵,日军溃逃时利于其防守、打阻击。如果将日军引向长春周围的平原地区,这仗就好打的多了。

刘一民对罗荣桓、叶挺说到:“前电命令其它条款不变,执行主席命令,六纵、七纵依然隐蔽待机,给五纵加强地方武装,由洪超远统一指挥,采取步步设防、节节抗击战法,将日军向长春周围平原地带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