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第一桩命案(2 / 2)

宋王 尹三问 1698 字 2021-04-22

地方官们在乎的只是政绩,在乎给朝廷交上去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能够从中获利不少,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故而态度十分强硬。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和甜头,这一次他们变得更加胆大妄为。也许之前还有所顾虑,手法还比较隐晦,现在则是完全毫无顾忌的强行摊派。

可百姓的抵触情绪很严重,各种躲避与反抗,甚至是不满。但地方官态度坚决的,如此一来必然产生矛盾,随着矛盾的加剧,冲突也会升级。

可寻常老百姓哪里是官府的对手?吃亏难以避免。

杭州一带青苗法推行最不积极的是钱塘县,最积极的则是富阳县。

富阳县令刘惠已经四十多岁,仕途上一直没有什么进展,随着年纪不断增长,他开始越发的着急。就在绝望之际,朝廷开始推行青苗法,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所以表现的格外卖力,希望以此取得政绩,讨好王安石,谋求高升!

因此富阳县在杭州青苗法推行中成绩斐然,首屈一指,但是冲突也格外尖锐。可刘惠浑然不觉,夏收刚刚结束不久,便亲自带人深入乡村,加紧青苗粮的派发!

平日里也是顺顺当当的,但是这日在城郊,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富阳城郊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境殷实,生活富足,已经能算得上是个小地主,甚至还小有名气。原因有两个,主人王员外是个读书人,虽然不曾考取功名,但是在乡间还是颇有名望的,乃是一名威望甚高的乡绅。

至于另外一个出名的原因,则是因为他家有个聪明的女儿。年方九岁,便学识渊博,诗词歌赋懂得不少,关键是甚为聪颖,在附近一带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这个姑娘名叫王朝云。附近一带,关于此女的趣事流传的不少。

不过乡亲们并不知道,这位姑娘最近一次的精彩表现是上元节的西湖边,让一位奸商无地自容,还引起了通判和一位县令的侧目!

当然了,这些并不能阻挡县令刘惠的升官大计。王家富裕,理所当然的上等户,青苗法推行中担保人的绝妙人选。

王夫人似乎不是很愿意,王员外的热情也很有限,但是出于帮助邻里的考虑,王员外还是勉强答应了。

结果却有些不尽人意,担保的七户人家,竟然有五户都未能按时归还。县衙的差役为了及时完成任务,自然而然就将债务放到了王家身上。

王员外很无奈,可是已然答应了做这个担保人,不还也不行,何况官府逼迫的紧,一个小老百姓只得从命。

为此,王家损失惨重。至于向那些邻里要粮食,难度自然不小,何况邻居们都生活困难,王员外都是看在眼里的,也多有不忍心。

这一遭就认了吧!王员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咽下这口气,算了!

可是事情到这里远远没有结束,才不多几天的功夫,县衙的官差竟然再次上门,要求他继续作为青苗钱的担保人,而且这一次扩大到了三十户人家。

尽管朝廷规定的是五户或者十户为一保,但是在现实运用中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来是现实情况的问题。二来,地方官为了保证放出去的钱粮一定能收回来,自然而然就选取那些富裕人家,增加其名下的担保人数,从而保证贷款可以绝对的收回。

官府考虑的永远只是账面上的东西和利润,至于老百姓的想法和死活,他们根本不曾考虑,不曾顾及。

很不幸,王员外就被富阳县看成了一个香饽饽,所以让他为三十户人家担保。

上一个季度,王员外刚刚被坑了,损失了许多,故而对青苗法根本没有什么好感。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心有畏惧。

万万没想到,在官府竟然再次找上门来。王员外一听来意,尤其是三十户人家的数据,顿时吓的两股颤颤。

不过才七户人家已经让他损失惨重了,很勉强地支撑过来了,现在变成了三十户,其中又会有多少人还不起青苗钱呢?那到时候自己需要帮着补偿多少呢?王员外根本不敢想,只要其中略微出一点问题,自己就该倾家荡产了。

所以,这事他肯定的不愿意,于是乎婉言谢绝了。可是官差们不依不饶,根本不给王员外谢绝的机会,这事你就根本推辞不了。

王员外本是个读书人,也懂一些道理,对此很是不满,便据理力争。县衙的差役哪里肯与之讲道理,过程之中更是推推搡搡,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王员外的小女儿王朝云瞧见父亲被欺负,便用出面指责,估计小姑娘的言语也颇为犀利。结果成为冲突导火索,引发了严重的冲突。

县衙的差役们近一段你时间来,趾高气扬习惯了,感觉受到了很大羞辱,一时之间有些冲动,竟然和王家人厮打起来。

这个过程之中,王员外竟然意外受伤,倒地身亡了!

两浙路,乃至大宋朝,青苗法推行中的第一桩命案就此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