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昌祚进驻灵州,种师道也随后赶到,赵昭终于松了一口气。
灵州之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战果是保住了!
说实话,两万人突袭灵州,风险不是一般的大。梁乙埋如果没有抽调更多人离开,野力呼若是没有被伍黑灌醉,羌人若没有及时打开城门……
一系列的环节,要是有一个地方出现疏漏,结果可能都会全然不同。
风险很大,好在是成功了,援兵也及时赶到。
否则梁乙埋必然会率领大军反攻,夺取灵州的,自己手中兵力不足,在当地有没什么基础,想要抵抗当真不容易。
幸好韦州西夏守军惊慌失措,仓促逃离,自己才能有机会稳住阵脚。
灵州只是一座城,可因为位置重要,便关乎到整个战局。
其实,单纯而言,即便是灵州陷落,对西夏的整体战线而言,事实上的影响未必有那么严重。
关键是先声夺人,对士兵心理上造成的打击,可以瞬间击溃军心。
再者,兴庆府的党项贵族肯定也会抱怨,甚至惊惧,所有的压力都会加诸到梁乙埋身上去,军心不稳,勇气尽失,西夏大军必乱。
整个黄河东岸的土地已经落入宋军手中,当务之急便是拦截梁乙埋,以及他带来的十几万大军。
若是能将之消灭,对西夏而言绝对是个沉重打击,比丢掉半壁江山更为严重。
可惜事与愿违,斥候探查的消息送来时,梁乙埋已经率领大军经过河朔草原,进入辽国势力范围。
辽国在黄河几字南岸的河清军,以及河套附近的天德军都开始有所动作。金肃州和宁边州两地也颇为不宁,辽国探马频频出没。毫无疑问,这是为了掩护西夏人逃走。
大宋祭拜西夏,这是辽国人不想看到的局面。他们更不想看到宋朝失去西夏这个有力的牵制。插手是必然的。
或许目前还不会直接动兵,但是借道。保护西夏残余力量返回,还是可以的。
有辽国参与,事情就比较复杂了。西夏人擦着宋、辽、西夏三国的边界线撤退,有时候明明就在大宋境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追击不得。
黄河几字处的宁/夏平原,河套与河朔草原战略意义重大。赵昭也确实有心将其全部纳入掌控。
奈何此地情况复杂,宋、辽、西夏各自占据一块,错综复杂。继续打击西夏是没问题,可辽国部分却不可轻动。理智告诉他。眼下还不能与契丹人惹急了。
此刻,辽国若是插手进来,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也罢,也是梁乙埋气数未尽。只能先放他一条生路了。
仔细想想,他毕竟有十几万大军,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想要将其剿灭并非易事。即便是获胜,也必然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当务之急。保有战果,稳定西北局势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已经进驻灵州,却不代表绝对的占领,如此重要的城池,西夏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寒冷已经来临,黄河封冻之后,灵州与兴庆府之间,已经不存在天堑,西夏人很可能会踏冰渡河,卷土重来。
所以,想要牢牢掌控灵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有将领建议,如今可以以灵州为桥头堡,趁着冬季黄河封冻,直接进攻兴庆府。
灭亡西夏,赵昭何尝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可一口想要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几个月的战事,将士们已经十分疲惫,占领黄河以东已经不错了。
新纳入版图的土地都是西夏旧地,不稳定因素有很多,彻底安定,消化战果是需要时间的。仓促之间,继续远征,绝非明智之举。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夏即便是失了半壁江山,实力也仍然不可小觑。
何况,西北战事暂停,汴京的赵顼会有什么想法呢?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这些都还不知道呢!
不过,西夏那边估计也不安生,梁乙埋吃了这样大的败仗,一直与他不对付的那些党项贵族又会作何感想呢?
但愿西夏人自己闹腾起来,那样一来,灵州的压力会小很多。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情况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