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 平衡之道(1 / 2)

我是秦二世 华夏九洲 1699 字 2021-04-22

万里行在胡亥的构思中在数年之后要将整个大秦所有的郡县囊括进去,那么仅仅依靠朝廷来主导来建设的话,怕是至少需要十余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了。

可是如今依靠在各个郡县中有着巨大影响力而且家中有着众多资财的勋贵世家豪门富户,朝廷只需要负责主导,花费构建万里行的部分人力物力,就能借助着这些勋贵世家将万里行的架子搭起来。

如此一来,不仅将九成九的大秦勋贵世家绑上了大秦的战车,而且还能借助这些已经在万里行中有了股份的勋贵世家的力量,毕竟有了利益在其中,不用朝廷花费太多的心思,那些勋贵世家就必须让万里行正常而且良性的运转起来。

不然,他们在其中的投资也就是股份,就会化为虚无。

而胡亥需要付出的仅仅是给这些勋贵世家豪门富户以一些必要的尊重和少许的股份而已。毕竟,身为大秦皇帝的他,可是行那空手套白狼之事。

没有人是傻子。尤其是那些传承了数百年以上的勋贵世家豪门,他们可不会随随便便就拿自己的财富去换那一薄薄一张说是股份的合约。

即便那合约上有着户部官印,背后更是有着大秦皇帝作保。这些勋贵世家也不会将自己世代积累的财富就这样轻轻松松交出去的。

所以,胡亥才先在咸阳城推广。而这最先吃螃蟹的人,自然依然是朝中冯家、蒙家、王家、李家、范家、苏家、方家等一干豪门以及老秦世家了。

好在虽然万里行在咸阳城的起步价是一个铜板,但是架不住人多啊。除了最开始几个月因为百姓还不习惯有点亏本外,到如今习惯了万里行所带来便利的咸阳百姓基本上出门不说是非万里行不可,至少九成九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它了。

毕竟,一个铜板。在以前也许普通的老百姓还要考虑一下,但是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发展,整个大秦的财富都在急剧增加着,而相对于朝廷财富的增加,普通百姓所拥有的财富增长更是恐怖。一个铜板即便是对普通人家来说,也是不算什么的。

当然,万里行在咸阳内的马车都是由固定的线路,一个铜板。出咸阳,则是按照路程远近。两个到三个铜板不等,同样也都是固定的价钱固定的线路固定的车次。

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万里行车行不仅扭亏为盈,甚至可以说是赚的钵体满盆。各个开始迫于胡亥的面子亦或是压力勉强投资入股的朝中重臣勋贵世家算是真正的尝到了甜头,算是真正明白当初胡亥让他们入股的时候所说的“细流纳海,累尘成冈”的道理。

当初虽然有些勉强。但是还是基于圣天子过往近十年时间表现出的算无遗策。之所以依然有勉强,是因为万里行可是应该算的上经商的范畴了,圣天子对御人、治理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可是俗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不是?

那万里行一个小小的车行,而且载个人才收一个铜板,这不是要亏的连裤子穿都没有么?去往内史各郡虽然价钱高了两倍或者是三倍。可是这基数太低啊。一个铜板翻两倍三倍也不过是两三个吧?

所以,冯去疾等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甚至还表现的极为支持,但是所有人都只是将那投出来的钱当作孝敬皇帝的了。

皇帝想玩儿嘛。做臣子的怎么能不给面子不是?

股份没有人当回事,钱嘛。其实冯去疾、范见等人也都是已经做好了打水漂的准备了。

而咸阳城其他没有被皇帝点名来入股的勋贵世家,嘴上虽然不说,但是其实也都是在暗暗笑着呢。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所有人都发现自己错的太离谱。

这哪是一个铜板的生意。这完全是一个聚宝盆啊。

想来想去,所有人心中只能有一个解释。

圣天子。就是圣天子啊。

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是圣天子做不好的?

有了咸阳城的成功,万里行推行到内史郡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先前已经准备打水漂的几家,此刻是巴不得多出点钱,多拿点股份了。毕竟先前那么一丁点儿股份两三年时间赚的可是比先前封地还在手的那十余年累积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啊。

这,自然正是胡亥想要达成的目的了。

其实,万里行只是胡亥让大秦的勋贵世家接受股份接受投资给朝廷的先手而已。

所以在万里行成功之后,胡亥并没有着急着向关中之外推行,而是马上就将正在筹建的九原铁场、煤窑、太原煤窑、高丽船厂甚至建号的烟台船厂、番禺船厂都分割了部分股份出来,给众多的勋贵世家来认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