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以战养战的幕后(2 / 2)

西北之王 投票推荐 1737 字 2021-04-22

干嘛?全军出击了,怎么还让我们“以战养战”?三十六个团长接到这样命令之后,其中一个团长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果断地直接给唐家仁打了个电话,一开口便这样说道:“总座,前一阶段我们的以战养战是被迫无奈情况下进行的。可是全军出动,您要是继续以战养战,难道就不怕日后被送上国际法庭、以反人道主义罪论处嘛?”

这个团长将国际法庭的问题当成了法宝,可惜他押错了宝。

在确定“以战养战”之前,作为唐朝的儿子、多年由唐朝亲传亲教成长起来的唐家九公子,唐家仁怎么会想不到可能在日后出现的危机呢?

听到这个团长的话之后,唐家仁只是冷冷地道:“你只管执行命令,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担心。”

那么唐家仁为什么不怕日后被国际法庭以反人道罪审判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在安西的各大报纸上,每天发布中东战争进展的文章里,都会出现一些桥段。

什么样的桥段呢?这些桥段,都会充分地表明,沙特人多么的顽强、他们的平民多么的可恨,竟然穿着平民的服装拿起武器来跟英勇的共和军将士拼命。更重要的一个宣传,就是如今的沙特军队,许多都穿着平民服装在开展游击战。

军队穿着平民服装开展游击战,直接导致了共和军无法分辨清楚谁是敌方军人、谁是平民。所以,杀死再多的沙特平民,对于共和军来说都是杀死了敌军的士兵……

有了这样的舆论做保证,谁掌握了舆论的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大形势的走向。泱泱众口,欲平民心先定民声。有了民声做后盾,唐家仁在乎国际法庭的问罪,那才叫天大奇闻呢!

当然,唐家仁知道父亲已经为了开好了屁股,让他可以放开手脚去尽快解决沙特这场中东战争。但这样的事情,至少不是前方一个团长该先知道的、因为其级别太低。让他知道以后,难免不误读唐朝的意思。

他们一旦误读跑偏,怕是沙特真的要出现大规模针对平民的屠杀事件。到时候,即便有舆论和民声保证,也难保不被其他国家、甚至盟友和西亚其他国家指责。

高层考虑的问题,永远不是基层能够理解的。被唐家仁不冷不热的回话说的那个团长,结束通话后只能和其他三十五个团长一样。先将部分劫掠来的物资转交给了随后赶到部队附近的特种兵某团,尔后再次冲向沙特下一个城镇、展开新一轮“以战养战”去了……

唐家仁为什么要玩以战养战?安西不缺钱粮、燃料更是储备的足够共和军一起出动,打上十年都足够的程度上了。为什么唐朝会同意、让唐家仁搞这样的战术呢?

这就是更高一个层次在想、唐朝与安西军政核心层众人在想的问题了。允许唐家仁这样做,不是安西缺少后勤储备、无法给予前线部队正常供应补给了。而是在沙特背后,唐朝其实看到了轴心国以及英国人的影子。

这影子的出现,让唐朝与安西决策层众人清楚认识到。沙特的倒戈,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而是一个国际社会潜在对安西的大威胁性质上的思想在死而复生。不错,就是反安西霸主思想潮流,在重新复燃。

这样的思想,存在于每一个贼心不死、不甘屈服国家元首和该国人民的心底里。德国如此、意大利如此,英国也如此。而他们只是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们想要反掉安西、取而代之的距离更近些。

相比之下,沙特离世界霸主的地位太远,所以他们只能当马前卒、做出头先烂掉的椽子。真正跟在其身后的那些并未立即蹦出来跟着闹哄的国家,才是安西保持霸主地位最大的潜在威胁。

想要不让那些潜在威胁迸发,只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疏导,依旧拿大禹治水那太办法,依仗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去疏导性拉拢、再逐渐化解。搞出一个又一个西班牙式的国家和政权来,看上去是疏导法的最终、最佳效果。

另外一种,则是唐朝现在采用的这种办法。不合作,就灭亡。这是唐朝老早就喊出来的口号,沙特不合作、还反教。好,既然他敢当出头的椽子,烂就让他烂个彻底。打就打到他再也无法翻身、一棍子直接打死。

杀沙特的鸡,给全世界的猴子们看。这是唐朝最终决定,也是唐家仁能够如此坚决执行、不受任何干扰执行以战养战战略的最大原因与支持。

只有将沙特这只鸡杀得只有更惨、没有最惨,才可能最大程度上震慑其他的猴子们,至少很长时间内不敢蹦出来给安西制造新麻烦……(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