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 融入班级(1 / 2)

新的一天,一个晴朗却寒冷的早晨。

娜塔莎躺在舒适的板床上,全身心进入放松状态。她知道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彼尔姆市距离战场太过遥远,德军的轰炸机根本摸不到这里,在可见的未来,德国陆军更不可能达到这里。

胜利必将属于苏联,必将属于世界盟军。

从现在开始,短暂又艰辛的军旅生涯应该告一段落了。

苏醒后的娜塔莎使劲晃晃自己的脑袋,以求精神迅速清醒。

“啊,你醒了。快穿好校服,我们去操场。”舍长柳德米拉催促。

每个周一,学校照例进行一次集会。

再度参与到升旗仪式,娜塔莎倍感期待。不是因为看到红旗会有怎样的激动感情,而是看到数以百计的同龄人穿着校服聚在一起,那真是满满的幸福。

早晨六点,天才刚刚亮的时候,203寝的四个姑娘就洗漱完毕,前往学校的田径场。

此刻,校园的喇叭也响起集结号,催促所有磨蹭的人。

仅仅到了六点半,偌大的田径场已经占满了人。

男生穿着纯黑制服,清一色头顶列宁帽。女生穿着厚实的衬里衣物,外面套着“女仆装”,每人头上都扎着漂亮的头饰,衣领还打着红领巾。

可以说,女生的校服最为华丽漂亮,男生的就非常中规中矩。

“哇,学校的学生这么多?”娜塔莎不禁惊呼。

“是啊,现在在校生超过两千人呢,人数还在增加。”柳德米拉督促说:“我们抓紧时间找到六班。亲爱的,趁此机会你刚好和其他同学见个面。”

彼尔姆市之于乌拉尔地区,她是第二大城市,人口本就突破百万。城市里上学的适龄儿童多,不过能考进中学的就少太多。

普通中学的准入标准高,考不上的学生只得去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第一中学现在的两千余人,他们就是天之骄子。

娜塔莎很快见到她的新同学们。

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出现在男孩子面前,谁能不心动呢?

第六班原本只有三十多人,班级人数正缓慢增加,就是转来的女生太少。

只有少数的姑娘天生丽质,即便如此,班里的所有姑娘,都是男生乐于照顾的对象。

可谁能想象,新的转校生竟是位大美女。她金色的头发还有大大的翠绿瞳仁的眼睛,以及鼻梁上的淡淡雀斑。

真是青涩美丽,一位少女将她最美丽的容颜展示给同样活力满满的少年们。

当然,他们最多只估计到这姑娘是从西部某个大城市转校而来。殊不知,所有的估计都是错的。

班长吉尔·格力高里诺维奇·伊万诺夫当仁不让的代表所有男生站在了娜塔莎的面前。

“老师已经跟我说了,原来那位转校生就是你。真是……真是个漂亮的姑娘。”

“嗯,就是我,我是娜塔莎·彼得罗夫娜·斯……哈尔科娃。”

遭了,习惯了,差点说漏嘴。

“哦,哈尔科娃同志,很高兴认识你。现在加入队伍吧。”

此刻班长吉尔真是不想再和这位美丽的姑娘多说话,完全是因为内心有些惶恐,还是因为担心其他同学的调侃。

娜塔莎非常顺从的站在女生的队伍里,她丝毫没有惶恐的感觉,甚至觉得非常自如。

为何?操场集会,这种事不是军队的日常吗?

所有在校生齐聚,大家没等多久就看到观礼台上站上几位身着西装的中年人。

有着天生远视眼的娜塔莎轻易看出,其中一人就是校长无误。

“都肃静!”四周的大喇叭响起校长的声音,叽叽喳喳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

“现在,升旗仪式开始。”

早在战争爆发时,当局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的爱国意识,但凡能增强爱国心的举动,怎样都不为过。

所以彼尔姆第一中学在例行升旗上做足了文章,他们搞得国旗仪仗队有模有样。

瞧瞧四个抬旗的学生,他们以军人的铿锵步伐,把国旗护送到旗杆。

伴随着高音喇叭响起的国际歌,长条状的苏联红旗,迎着朝阳,与早晨的寒风,冉冉升起。

红旗飘扬,晨会最重要的事已经结束。之后,本该是学生会长再宣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鼓舞士气。

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

娜塔莎注意到,校长的表情有些沉重。

校长对着扩音器,居然说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

“同学们,我学校于今日凌晨获悉,敌人使用残酷炸弹袭击了我们伟大的首都莫斯科。城市再度遭遇空袭,但是,我们的领袖斯大林,他如一尊永恒的雕像矗立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同志安然无恙,他已经在领导莫斯科人民恢复城市创伤。

敌人以为依靠一次轰炸就能让我们屈服,他们痴人说梦。

同学们,用你们的吼声回答我,能屈服吗。”

“永远不!”六班的班长吉尔带头吼起来,整个田径场陷入沸腾。

年轻人的情绪最容易鼓动起来,德军袭击莫斯科,完全等同于对自身的戕害。

紧接着,校长本人为这股情绪感动,以嘶吼般的声音,宣读他连夜写的文章。

学生的情绪再度被强化,他们陷入愤怒,而学校就是希望这样的效果。

“同学们!倾诉静!”校长再度沙哑的吼道,“敌人终将失败,现在战争还在持续,我命令你们,拿出所有的战斗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记住,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苏维埃祖国就靠你们去建设。”

一场热血沸腾的升旗晨会足足开到近八点钟,许多人甚至因为低血糖而昏阙了。

昏阙着被校医接走,众多的学生更愿意相信,他们是因为愤怒而昏阙。

“该死的德国人,等我毕业了就参军,好好教训他们。”

“咱们的命算什么,不把他们打败,我们都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