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共和国国旗
一颗大星的右面。红色象征中国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为黄种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四颗小星代表工、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士、农、工、商”之所谓“四民”,但依**意识形态,顺序被改为“工、农、士、商”)。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民大团结和民对党的拥护。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其高与宽之比为2:3。
国徽
组成: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
中华民共和国国徽
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含义:红色和金色融合一起,体现了中华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代表中华民共和国的尊严。
国歌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中华民共和国国歌
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9月27日确定为中华民共和国代国歌,象徵着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概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现中国境内考古发掘出的原始的雕刻中发现,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陕西宝鸡周
中国风景名胜2
原出土何尊中的“宅兹中国”,指成周洛邑,后来也有《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东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