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章 阴阳之辩(2 / 2)

都市奇人录 杏林春暖 1607 字 2021-04-24

古代的一个核心就是自身修行,这个在un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在更找的历史里都可以找到踪迹。古代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修行。这一点,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其实un秋战国时期已经是修行的后期了,这个时候战争纷杂厉害,为了而战斗。人的yù望达到了一个层次,爆发了战争。修行那个时候就已经算是灭绝时期了,只有少部分流传下来。在更早的时期,应该是修行盛行的时期,比如三皇五帝时代,那个时期到底在公元前多少年,已经不可考证,但是三皇五帝时代绝对是修行的鼎盛期,可惜太过久远,加上战流产下来的东西太少了。

其实很幸运,我们到今天还能看到黄帝内经。从内经的一些只言片语里面,我们可以慢慢的揣测,古人所流传下来宝贵的内涵。

内经经常出现这句话,那就是yin阳直接的关系用语。比如阳化气,yin成形。yin平阳秘。这里面的yin阳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是教科书上yin阳之间的关系。

阳化气,yin成形。气在形先,也就是阳在yin前。阳决定yin,阳主yin从。气决定着形态。这个用西方科学解释就是事物都有场的存在的,这个场眼看不到,但是是存在的。场决定着物质的质。这里的场可以理解为气。所以说阳气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是人的先天之所在,人的本源,更是决定后天yin,也就是形体的存在。所以过去修真的人说,纯阳之体。也就是先天之体的意思。

人阳气就等同于寿命的存在,这个yin阳是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阳比yin高一个层次,阳决定着yin。而不是教科书上,随便的yin阳平衡之类想当然的解释,那都是很肤浅的。这里面的yin阳关系其实很重要的,往往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情况。

我举个例子。一个危重病人,如果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后,病人出现了全身烦躁,躁动不安的情况,那么说明这个病人快要死了,这就是一种yin阳分离的景象。yin阳分离后,阳气不在藏于yin中,而浮出表面,病人表现出烦躁,身体发烫之类的表现,这个也是阳脱。阳气即将脱离,病人即将死亡的表现。

这个时候用什么呢?

答案是伤寒论中的白通汤。

附子, 干姜,葱白三味构成。但是这个方子的特殊之处,就是需要一个引子。那就是猪胆汁。这个方子为什么这么奇怪呢?其实就是深刻的辩证yin阳之间的关系才产生的。

yin阳离绝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当然是要恢复yin阳之间的关系了。那么既然是阳气占主导地位,那好,我们用附子,干姜,葱白,三位阳来补阳气。光补阳气也不行啊,已经离绝了,就算把阳气补回来,人也活不了啊,并且身体会更烫。这个时候就用猪胆汁了。利用猪胆汁的苦降之帮助阳气进入到yin里面,使阳气重新藏在yin里面。这就是yin平阳密。

所以说,yin阳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平衡那么简单,关系是阳气为主导,但是阳气却不现身,藏在yin里面。这才是yin阳之间真正的关系。阳藏而不显,却时刻在做功,运化yin来营养全身。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