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宋经营西域百年,怎么就供不起20万大军在碎叶同蒙古开战?”
赵忻脸色阴沉的有点可怕。虽然西宋和大周之间现在有了外交关系,互相都承认对方的存在了。但是两国(东宋也是)都抱着终极统一的思想。坚决认为分久必合!
这样一来,谁统一谁就是个问题了!
如果大周利用围剿铁木真篡取了诸夏的领袖地位,那么将来一统天下的,多半就是大周了……
“陛下,”大宋的左相韩佗胄上前奏道,“西征之役必须取胜,只要胜了,什么都好说,如果不胜……”
不胜麻烦就大了!
现在西宋就是个封建军事国家,必须不断进行战争来满足下面的军事阶层建功立业的需要。而且战争必须胜多败少,老打败仗可不行。
上一回中原大战就败了……如果这场西征之战再败,后果将难以想象。说不定就真的闹起革命,把赵忻宝贵的生命给革没了。
所以在韩佗胄看来,确保西征必胜才是最要紧的,至于诸夏之首的虚名,根本不是要紧是事情。
只要打赢了,西宋国中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因此,周国愿意出面组织反铁木真同盟是好事。”韩佗胄缓缓道,“总比他们去和铁木真联盟好吧?”
“周国和铁木真联盟?”赵忻咬了咬牙。这种可能性也不能百分之百排除的。就算碍于“华夏优先”的思潮,他们不敢公开联合铁木真,但是会不会暗中资助铁木真呢?
韩佗胄接着又说:“就算周国不会和铁木真联手,但也同样不会拼凑一个反铁木真的同盟……以我朝的实力,是没有办法将西辽、金帐、埃及、东罗马、西罗马(指神圣罗马)诸国联合在一起,共同反对铁木真的。
这等事体,只有周国和江宁方面有可能做成!
如果没有一个围剿铁木真的联盟,铁木真就能通过勒索西辽、金帐、埃及、两罗马获得兵器火药,西域战争,就要旷日持久了!”
现在西宋承认了周国,但是依旧没有承认东宋。不过也很少用逆贼什么的称呼东宋,而是代以“江宁方面”。
赵忻冷哼一声,然后就是一阵沉默,半晌之后才道:“那朕就暂且与周国联手……”
他的目光在殿中诸臣身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知枢密院事岳珂身上,“岳卿,朕已经同意和周国联手了。西征之役,必须取胜!你可有必胜之把握?”
“只要出兵20万,臣就有必胜之把握!”
“好!”赵忻顿了顿,“那么主帅人选有谁?”
“陛下,臣推荐郭宝玉为西征之副帅。”岳珂说,“至于西征主帅人选,臣觉得应该由皇子出任。以便获胜后在西方设立镇守藩王。”
设立镇守藩王是西宋的制度了,从赵桓设立荆楚王府至今,已经执行了八十年。基本上每一代西宋皇帝都会设立一个或两个镇守藩王。
而赵忻即位时间不久,没有来得及设立镇守藩王,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封。
“好!”赵忻点了点头,“朕的长子是庶出,自幼就有从军之志,刚刚从华山讲武堂毕业。正好可以挂帅……另外,荆楚王、大理王、疏勒王、高昌王、吐蕃王、于阗王和青唐王也要派长子率护卫随征!
这一次,朕要来一个长子西征!”
……
发起长子西征的谕旨,很快就被抄写了无数份,贴在了西宋境内各个县城的城门内外。同时还附带一份征召军户和武秀才、武举人从军的告示。
和早年“一次性”的文举人不同,现在的打靶取士是有“秀才”和“举人”这两个长久功名的。不过这两个功名也不是终身有效的,而是和服役挂钩,拥有“枪秀才”和“枪举人”功名的西宋士子都有应召入伍充当火枪手的义务。实际上他们就是西宋的预备役军人!
如果他们不愿意服预备役,那么就会失去功名。今后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而且也会失去由功名带来的官户待遇——拥有一定的免税和免役(徭役)特权。
不过通常情况下,这帮“打靶秀才”和“打靶举人”也不会逃避兵役。因为他们的本事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他们学的可是“忠君爱国”的必备本领!
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才是他们的本份嘛!
在上一次中原大战中,由“打靶秀才”和“打靶举人”组成的枪大夫队可是西宋的王牌兵种。
和使用量产滑膛枪,只能依托长枪阵或者棱堡或是别的什么工事作战的普通火枪兵(西宋也有普通的火枪兵)相比,他们的战术非常灵活。既可以列阵射击,也可以分散出击,还可以打埋伏,还能在战场上狙杀敌方的军官。有时候还能骑马行动,和斥候骑兵一起作战,在前沿射杀对方的斥候。
正是因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才让西宋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以一敌二,也没有大败,而且还给东宋和新周造成了不亚于己方的伤亡。
在这一次关系到西宋国运的长子西征中,赵忻当然要出动自己的王牌火枪兵了。
现在西宋有4000万人口,以读书打靶传家的寒门士大夫有大约二十万家,占人口比例约5%。而拥有武秀才及以上功名者,约在十五万人左右。
也不会全部动员,用不了那么多,只能以抽签的模式动员三成——秀才、举人上阵杀敌都得抽签了!大宋真也是斯文扫地了。
不过历史上的南宋要是有这个劲头,科举考试不怎么做文章,而是考射箭……几十万读书人都考成了哲别的这样的高手,蒙古人怎么都打不进来的。
现在抽中签的五万秀才、举人,当然是兴高采烈的扛着自备的订制版火绳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向长安而去……
而同时被动员起来的,还有约十万名军户兵。他们主要冲当火枪兵、长枪兵、辎重兵。
另外还有大约两万名常备的军官、工兵、骑兵、炮兵会加入远征军。
剩下的三万员额,则由荆楚王、大理王、疏勒王、高昌王、吐蕃王、于阗王和青唐王等七家藩王提供。
除了征兵和组建军队之外,西宋还需要准备一部分兵器、马匹、车辆和器械,还需要筹集大批的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