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证据(1 / 2)

秦川没说什么,将亚历山大拉到了一边,然后小声问道:“上校,在此之前,我想问问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亚历山大问。

“我想,你该知道非洲军团是怎么一路撤到阿尔及利亚并与盟军陷入僵持的吧!”

“当然!”亚历山大回答,然后他马上就明白秦川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让我父亲像隆美尔将军那样……”

“是的!”秦川回答:“你有没有办法说服他!”

亚历山大想了想,就摇了摇头道:“我认为他是不会同意的,原因是不确定,少校!”

秦川明白亚历山大的意思,战场是瞬息万变没有什么是确定的。简单的说,就是即便是在这时候,参谋以及保卢斯也不能说希特勒肯定是错抓紧时间就一定是对的……他们不像秦川,秦川是“过来人”确定这样下去将来会发生什么。

保卢斯、亚历山大等都是身上其中的人,他们心里会在想:或许希特勒掌握了什么更重要的情报,又或者希特勒还有什么更好的战略,如果保卢斯不按希特勒的命令行事的话,会被撤职被送上军事法庭不说,还有可能破坏希特勒整个战略。

所以,在这时候,也就是苏军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服从希特勒的命令肯定是更容易而且责任和风险都最小的。

反而是违抗希特勒的命令,比如像隆美尔那样不顾一切的撤军,这不只没有意义反而还可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原因很简单,东线与非洲军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隆美尔带领导的非洲军团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而且带领的部队也较少能够造成的影响也不大。

而东线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一线,总兵力却有上百万,更糟糕的还是希特勒就在其后不远的“狼人”遥控指挥。如果保卢斯不服从命令的话……最有可能的是他的命令还没贯彻下去,他集团军司令的位置就丢了。

从这方面来说,这事的主要责任还真不在保卢斯身上。

“那么,我们就只有一个办法了!”秦川说。

“什么办法?”亚历山大问,眼里满怀期望。

“实际上就是你说的第一个方案,说服元首!”秦川回答。

闻言,亚历山大眼里忍不住透出一丝失望:“可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我们无法说服元首!”

“那是因为我们没能拿出证据!”秦川说。

“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