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2 / 2)

楚臣 更俗 1843 字 2021-05-10

这需要精于吏事的冯缭、季希尧等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进来,才能面面俱到,不会出太多的漏子,而同时韩谦还要冯缭、季希尧在广德旧县推进初步的授田工作。

履行他最初对召征奴婢入伍的授田承诺是一方面,尽一切可能避免赤山军沦落为流民军,有落脚之地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在当前如此恶劣的物质供应条件下,保持人心不涣散,保证士气不低迷,那就需要给大家有看到曙光的希望。

投军的奴婢是那样的虚弱,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是那样的衣衫褴褛,却也有一个很容易被世人忽视的优点,那就是这些最低层、最卑微的奴婢,只要给他们希望,他们就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坚韧以及奋不畏惧的勇气。

这便是李遇所说的“败也人心”、“立也人心”。

韩谦只要保证赤山军的人心不涣散,楚州军与安宁宫打出屎起来,他都可以暂时不用理会。

然而授田之事极其复杂,绝非想象中那么容易。

那些逃走的大户,其田宅当然可以直接征收过来,但也仅有三四万亩耕地的样子,根本就不足以对赤山军将卒及家小进行普遍的授田。

而原住民的利益也需要维持,避免激化与地方的矛盾,甚至还要进一步争取地方上中小地主及中下层贫农的支持。

这里面的考究就太深了。

冯缭根据叙州丈量田亩、更改田税的实践,以及韩谦前几天所给定的大体思路,与季尧希等人拟定的一个方案,就等着韩谦回广德寨做进一步的推敲与完善。

除开逃亡的大户,田宅予以征收外,其他留在当地的民众,已经是拥有田宅的大小地主,草案决定确保其对己有田宅的私有;全境废除奴户贱籍,但准许雇佣佃工仆役劳作、服伺,将丁赋杂捐摊入田亩之中,额外所征的粮谷,皆以赤山军的名义支借。

真正所能抄没的大户田宅,大约有田四余万亩,屋舍两千间。

由于广德旱地居多,真正要授田,每户差不多要授十五到二十亩地才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温饱,这实际上也只能让实际投附过来的近五万户奴婢,最多仅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口能在广德旧县得以授田。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给予投附将卒以示范性的希望。

除了征没的田宅可以利用,浮玉山与界岭山之间还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

这主要也是千年百来以来,江南东道人口繁衍还没有到人满为患的地步。

另外,主要也是长江两岸的平原足够开阔,土地资源丰富。

即便要开发新的土地资源,一可以开发长江沿岸的滩涂、二可以开发太湖沿滨的滩涂,还可以开发随泥沙沉淀不断往东延伸的沿途滩涂。

这些都要比开垦坡地梯田更省时更省力;开垦出来以水田为主,比坡地梯田粮产更丰。

特别广德往东,就是太湖东南滨的肥沃平原。

不过,在广德旧县现有的条件下,韩谦则要对那一座座十数三四十米高的低矮山丘,开垦坡田梯田,而浮玉山、界岭山深处也有一座座未开发的小型溪谷盆地可以开垦。

前期太多繁琐的工作要做,进度会相当的缓慢。

好在叙州精良兵甲,虽然没有办法大规模运过来,赤山军三万将卒兵甲战械严重匮缺,但搜刮溧水、平陵等地,铁质农具还算是充足——即便乡豪世族再苛刻盘剥,却也是要给底层奴婢足够的工具从事生产的。

所有事都要一步步的去推进,要让曾在最底层挣扎的将卒及家小看到希望,看到曙光,赤山军的人心就不会涣散。

当然,除了开垦坡地梯田外,将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组织生产更多能与外界交易粮谷、布匹、食盐等(不是掠夺)的其他初级工业产品,也是生产自救的核心手段。

除了目前已经随季希尧东进的百余匠师、工师外,接下来叙州再往广德分出增援人手,也将以匠师、工师为主。

广德县还要在其境及浮玉山深处,广泛设立乡巡检司辖管里寨,结合传统的乡里职役制以及叙州所行巡检司的实践,在乡一级推行军政合一、生产及备战备训结合的乡官制,以加强新田的开垦,加强矿场及工坊的建设,更着重加强对疏散入山中的妇孺的保护。

用过餐,韩谦拿着冯缭、季希尧所拟的条陈在灯下修改,天亮才吹灭油灯,伏案睡了片刻,听到院子里有人声,抬头往窗外看去,却是王珺穿着一袭水绿色的襦裙,白曦的脸在晨曦照耀下,仿佛初雪一般澄澈,此时却被侍卫挡在院子外。

韩谦搓了搓脸,示意侍卫放王珺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