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同时点了点头,我太爷紧跟着问道:“那我问你们,摘完果子以后,你们又去哪里玩耍了?”
这俩孩子,年龄都在十三四岁,跟萧十一相仿,只是太腼腆,没有丢魂那仨孩子活泼好动。
太爷一连问了两次,其中一个孩子这才说了一句,哪儿也没去,拿着果子就回家了。
我太爷闻言,顿时把眉头皱紧了,俩孩子的父母也过来了,对我太爷说道:“他们确实没去别处,抱了一堆果子回的家。”
两孩子父母说完,昏迷孩子的父母,其中有一个疑惑地说道:“我们家孩子咋一个果子都没拿回家呢?”
我太爷一听,连忙问俩孩子的父母,“你们孩子是什么时候回的家?”
俩孩子的父母回道:“天还没黑就回了家。”
“不对!”昏迷孩子的父母说道:“天黑透了以后才回的家。”
我太爷一听,明白了,我太爷说道:“这两个孩子,抱着果子就回了家,你们那三个孩子,肯定抱着果子去别处了,还在别处把果子吃完才回的家,魂一定丢在了他们吃果子的地方。”
昏迷孩子的父母闻言,谁也说不出啥了,这时,最起码说明他们孩子丢魂,跟萧十一无关了。
我太爷又问俩孩子,“你们抱着果子回家了,知道他们三个去哪儿了吗?”
其中一个孩子看看我太爷,犹豫了好一阵子,这才说道:“他们说,去小河里游水,不要我们告诉大人……”
太爷缓缓从俩孩子身边站了起来,打眼一扫众人,“你们都听清楚了吧,这三个孩子,魂应该丢在的小河里。”
丢魂孩子的父母,这时候也没那么不讲理了,围着太爷问怎么办,我太爷对他们说:“很简单,你们都先把孩子抬回家去,子时拿上孩子两件衣裳,父亲拿一件,母亲拿一件,分别在河两边,一起朝下游走,一边走一边喊孩子名字、让孩子回来,走够一百步,扭头返回,再朝家里走,都不许说话、不许回头,到家里以后,父亲手里的衣裳盖孩子上半身,母亲的衣裳盖下半身,你们只要照这个方法做,明天孩子就能醒过来。”
孩子父母们听了,看看我太爷,个个将信将疑,我太爷说道:“我们就住在庙里,要是这法子不灵,你们可以再回来找我。”
这些孩子父母们,这时也没辙了,孩子成这样儿,已经跟人家道士师徒没关系了,现在人家不但没计较,还说了个法子帮忙,已经够仁义了。
几个孩子父母商量一阵子,各自背起自家的孩子离开。等他们离开以后,我太爷他们也返回了寺院,一场风波,就这么过了去。
不过,在萧老道看来,只是暂时过去了,吃晚饭的时候,萧老道对我太爷说道:“我看那仨孩子昏迷不醒,挺严重的,你就叫他们那么简简单单的喊喊魂儿,那就行了吗,万一没喊回来,他们明天肯定会再找上门的。”
我太爷说道:“应该可以的,丢魂是最简单的小事儿。”
萧老道轻叹了口气,“‘应该可以’?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可能,是喊不回来!”
我太爷没吭声,继续吃他的饭。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我太爷到外面练功去了,萧老道则搬了条凳子,拿出烟袋杆,坐在寺院门口,一边吧唧吧唧抽烟,一边朝村子方向张望,眼神、表情,都像只圆滑世故的老狐狸,也不知道他在合计啥。
不过,一直等到晌午吃饭,也不见村里过来人,萧老道磕磕烟袋锅子里的烟灰,一脸茫然的从凳子上站起身,自言自语的:难道说,秉守说的法子,真的起效果了?“秉守”是我太爷的字,我太爷大名刘念道,字秉守,号屠龙大侠。
吃中午饭的时候,萧老道就问我太爷,“昨天你说的法子,听上去并不可靠,难道真的能用吗?”
我太爷点了点头说道:“要是不能用,他们大清早就会再找上门,这么长时间没动静儿,说明他们的孩子已经醒了。”
萧老道闻言,点了点头,不过,他很快说道:“这事儿要是让道门里的人管,肯定是要摆祭坛、烧字符、立招魂幡招魂,你说的这法子,不伦不类,不成正统,你们祖师到底是什么人?”
太爷淡淡一笑,“能是什么人,听我母亲说,就是个不起眼的打更老头儿,姓王,讳守道,人称王半仙,我出生前他去世了,听我爹说,祖师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我这徒孙一眼。”
“哦”萧老道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们家这些,应该没有派别,来自民间的一脉杂派,这种派别的好处就是,取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去繁文缛节,以精专实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