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打打闹闹的用完了饭,临安长公主便唤人来叫了。
闵惟秀从那月亮门直接穿过去,便回了府,姜砚之则是继续去大理寺清理那些陈年旧案了。
这次回京,他好似比之前都努力了不少。
……
“阿娘,着急叫我来有事?”闵惟秀一进门,就瞧见上头坐着一个中年妇人,她穿着素色绣丹桂的长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斜插着三支羊脂白玉的发簪,胸前挂着一串碧绿的玉石串儿,看上颇为富贵。
只不过她的眼眶有些发红,显然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儿。
临安长公主的往来贵妇人不少,闵惟秀虽然名字叫不齐全,但多少混了个面熟,只这一个,是不认识的。
“惟秀快来,见过你姚姨母。你小的时候,你姚姨母还曾经抱过你呢!”
闵惟秀眨了眨眼睛,恭恭敬敬的行了礼。
只不过,阿娘啊,老姜家子嗣不昌,外祖母家中也不姓姚啊,这个姚姨母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啊!
“砚之怎么没有来?你姚姨母是刚从江南来的,以前我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同她乃是最要好的。后来你姨父外放,只偶尔叙职的时候,方才回京,好些年都没有见了。”
“姜砚之去大理寺了,去清理一些陈年旧案,不少案子悬而未决,都生灰了。”
那姓姚的妇人一听,红了眼,站起身来拉住了闵惟秀的手,“这就是惟秀啊,生得可真水灵。你小时候的,可不长这样,胖乎乎的粉扑扑的,像是一个花苞儿一样!”
脑袋像花苞一样?她是头发分了好几层,能够一层层的剥开……还是嘴巴凸起像花尖尖……
呸呸,闵惟秀微微晃了晃脑袋,我刚刚形容的那绝对不是我自己!
姚姨母说着,将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玉珠串儿取了下来,挂在了闵惟秀的脖子上,“好孩子,你都要出嫁了,我听闻三大王是个英明神武的人物。姨母来得好不如来得巧,这串珠子便给惟秀添妆了。”
闵惟秀顿时警惕起来,从来都只有人说姜砚之不着调的,这夸英明神武……实在是,出了姜砚之自己个,谁能够昧着良心说出来啊!
姚姨母必定有所求啊!
见闵惟秀犹豫,临安长公主笑了笑,“傻孩子,还不多谢你姚姨母。阿慧,我这姑娘像她阿爹,是个不爱收拾的,平日里就爱舞刀弄棒的,你给了她这么好的首饰,没得白瞎了。快过来坐着吧,我知道你心中有事,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你先把你刚才同我说的事儿,再给惟秀说上一遍。”
姚姨母点了点头,用帕子擦了擦眼睛,“这事儿要从去年九月说起。我夫家姓周,只得一子,名叫周现光。夫君在淮南东路做安抚使,我又是盐商出身,未免对儿子太过溺爱。”
姚姨母说着,又赶忙解释道,“但是我敢保证,他是绝对不会奸杀师母的。”
闵惟秀嘴巴差点儿合不拢来,啥玩意,我听到了什么?
娘啊,我这姨母来头不小啊!安抚使是什么?那是执掌地方兵权的啊!像武国公这种镇守边关的不同,安抚使掌管一路兵力,是当地的实权人物。
出身盐商那是什么?那是金大腿啊!姚姨母那儿子,就跟她同姜砚之一样,绝对是一城之恶霸,纨绔中的纨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