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恒星系统中央是一颗刚刚走完主序星阶段,即将步入晚年,正在一点点向外抛洒着气态外壳的年轻红巨星,在其外围,有6颗大小不同的行星绕行。
迪拉尔恒星系统第4行星“拉克西丝”有着三颗卫星,排行第二的“克里斯蒂尔”不论是大小,还是质量、体型、元素分布,都跟人类文明发源地——太阳系地球的卫星月球相似。
“拉克西丝”是一颗沙漠行星,距离“迪拉尔”十分遥远,昼夜温差极大,地心引力亦太强,并不适宜改造成居住行星。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制约因素,这里因为靠近苏鲁帝国边境线,又与据点势力之一哈林顿?哈里斯将军的地盘相隔不远,若是在此建造定居点,安全方面有很大的隐患。
迪拉尔恒星系统与哈林顿?哈里斯掌控的穆巴拉克恒星系统中间还夹着一个阿亚洛斯-科普林-斯兰达尔无人区(由阿亚洛斯、科普林、斯兰达尔三个无人恒星系统构成的。分开据点势力与星盟实际控制区的隔离带),靠近星盟的一侧星空布置有不少有人、无人侦查岗哨,且受星盟操纵的“阿波罗”、“黑珍珠”、“眼镜蛇”等大型海贼团频频出没,总体来说,安全系数低是低了些,却还没到星盟、菲尼克斯帝国、银鹰团大举屯兵的“索卡纳达防线”那样的紧张态势。
在这样的情势下。迪拉尔恒星系统做为一个半军事缓冲区,用来定居是肯定不适宜的,矿产资源方面,没有零素,只一些普通的锰、钛、稀土、铂等,若是在此建造矿场,必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还要分兵守护,浪费星盟本就捉襟见肘的宝贵兵力。
因此。在权衡一番利弊后,政府高层决议同过了一份商业法案,以竞标的形势向星盟境内各大、中企业、财团出租迪拉尔恒星系统的使用权。允许得标者在租用期限内对迪拉尔恒星系统行使驻军、开发、使用、建造各项设施等权利。当然,得标企业若是从事矿物开采制冶方面的买卖,必须还要向相关机构提交资质申请,并通过一次性买断、销售分成、股权分割等方法从政府手中获取开采权。
最终,经过激烈的竞价,迪拉尔恒星系统被“启明星”药业集团拍下。用以进行各种药品研究,生物实验。生产制造等企业活动。
“启明星”药业集团在星盟境内,按照其在同类药品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来看,介于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
有句老话说的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还有一句话说的更好,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在这个文明快速发展,科技大爆发的年代,要想在同类行业中取得技术优势,挖墙脚、派间谍、下套子……诸如此类的阴损行为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尤其是在星盟这种经济型国家内,商场如战场。“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乃永恒不变真理。像“启明星”这类从事药品研发、制造的企业,若是真的遵从星盟法律,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那它们一辈子别想做大,做强,做出花样,甚至于作死!
在200多年以前,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型医药公司都知道去发展中国家进行活体实验、试药,甚至于人为扩散某种病毒,以达到研究、盈利等目的,更别说现在了。
星盟顶尖的医药企业,哪一个没有专属恒星系统?哪一个没有私军?类似这种行为,对外,美其名曰快捷方便、易管理、研究-生产一体化,还为星盟增加了就业岗位、税收、间接扩充了国家军力(星盟宪法规定,紧急事态下,政府有权征用地方企业的私有武装),实际上呢?不过是他们用来遮掩罪恶行径的借口。
在整个恒星系统都为企业掌控的环境下,要进行点骇人听闻的研究(比方说人体实验、基因调制),媒体、政府司法部门是很难获得有效证据的。平心而论,这类事残酷归残酷,却实实在在推动了人类医疗水平的发展,并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科技优势。
“启明星”的高层很清楚,如果一直在星盟政府的眼皮子底下从事生产研究,难免缚手缚脚,而且,万一爆出点什么丑闻,企业或许会一蹶不振,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因此,为了企业发展壮大,哪怕迪拉尔恒星系统的租价十分昂贵,董事会亦不惜重金,从诸多竞争对手手中夺得迪拉尔恒星系统的使用权。然而,“启明星”的高层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拍下迪拉尔恒星系统的使用权后不久,便因为竞争对手的恶意破坏,致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以致资金链断裂。
为了照顾大局,稳住数十年基业,董事会不得不做出暂缓“迪拉尔开发”计划的决定,将资金优先投入到一种可以填补市场空白的药品研发上。
当然,对迪拉尔恒星系统的全面开发被临时叫停,可总不能空着这么一块“地皮”不用吧,那多可惜。经过企业高层研究、论证,并提请董事会批准后。“启明星”将部分不甚重要的人造器官生产线及相关研发部门搬迁至“拉克西丝”第二卫星“克里斯蒂尔”上,一来可为日后对迪拉尔恒星系统的全面开发打前站,二来也可偷偷摸摸搞点争议研究。
历经近一年的紧张施工,终于在“克里斯蒂尔”上建起一栋不小规模的医药工业园区,当然,因为地理环境所致。该工业园区的大部分建筑、设备都位于地下。
太空中只修建了一座小型的补给港,以及空基科研站。前者是为“启明星”雇佣的一支具有88艘大小战舰的小型佣兵组织提供资源补给、维修、泊靠等服务的小型空间站,而后者,是为相关科研单位提供太空失重、强辐射等特殊实验环境的天基设施。
之所以不像“洛基亚”那样建造集补给、维修、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空间站,一来与“克里斯蒂尔”的地理位置有关。二来,大型空间站可不是什么地面建筑,要顾及的方面很多,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建成的,况且。相比地下建筑,少了天然掩体,天基设施更加危险、脆弱。
“克里斯蒂尔”的工业园区是用来从事生产、研发等行为的设施,并非“洛基亚”那样的服务型星港。因此,除一些船舶制造业、特殊冶金产业、种植园外,鲜少有企业将生产线建设在太空中。
其实将工业园区建立在行星上还有另一个好处,像“克里斯蒂尔”这样没有大气层存在的宇宙环境,可以依托陆地。打造稳固的防御阵线,其防守难度比大型空间站要低许多。
因为“克里斯蒂尔”的工业园区职能比较单一。生产设备亦非什么尖端科技,所以,守护该恒星系统的武装单位并不多,除那支由88艘大小战舰组成的佣兵舰队外,只有极少数的天基防御平台,以及围绕在工业园区四周的火力防御网。
“启明星”的高层并不认为哈林顿?哈里斯的据点武装会来打“克里斯蒂尔”工业园区的主意。毕竟。能在这里获得的各项资源,相比战斗耗损,其价值要低得多,绝对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像哈林顿?哈里斯那样精明的主儿。怎么可能会做赔本生意。
这个考量非常符合实际,的确,哈林顿?哈里斯不会打“克里斯蒂尔”的主意,但这不代表其他人也会坐视“启明星”搞些讨厌的小动作。
这一日,一向平静的迪拉尔恒星系统变得尤为热闹,光火与爆炸几乎照亮了“拉克西丝”的背阴面,一支由400多艘战舰组成的侵略舰队分成大大小小近40个作战单元,遵从一定组合,对“克里斯蒂尔”外侧虚空的补给站、天基武器平台,以及地面防御模块展开了潮水般的猛烈攻势。
该支舰队悬挂的旗号并非已知据点势力,也不是星盟海军,战舰甲板与两弦没有任何可以分辨所属势力的标识符,只有弹坑、残存的涂装、颜色不一的补丁,私自改装的金属挂件……其舰只组成,亦是五花八门,星盟的长剑级护卫舰、战斧级巡洋舰,苏鲁帝国的海马级驱逐舰、海象级战列舰、查尔斯联邦的蝮蛇突击舰、海龙级巡洋舰、索隆帝国的夜魔级驱逐舰、混沌主宰级战列舰、诅咒级拦截舰……
这样的战舰特征,如此的舰船组合,在天巢星区拥有这类武装的只有两种,一,佣兵组织,二海贼势力。
在星盟治下,佣兵组织大体而言还算安分守己,很少光明正大的干缺德事,就算业务需要,也多数是下黑手,敲闷棍,偷偷摸摸着来。但海贼势力就不一样了,尽管像这等规模的大海贼团,一般情况下在星盟政府内有强大的后台,受高级官员,乃至议会遥控。不过,在日常行动中,难免会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
这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说穿了不过是议会里那些不同派系,不同组织间用来“打太极拳”的借口,海贼团本身就是一个见不得光,摆不上台面的隐性工具,除了借刀杀人,用以狙击日趋疯狂的据点势力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星盟各政治派系间用以相互制衡,削弱对手依附企业经济实力的杀手锏。
就像现在的“克里斯蒂尔”,只要了解星盟政治背景的人老远一瞧,便能得出“狗咬狗,一嘴毛”的结论。
此时此刻,“启明星”处在绝对的劣势,“克里斯蒂尔”外围虚空中只有零星的天基防御平台在顽强抵御着海贼团的疯狂进攻,资源补给站已经摇摇欲坠,火光不时由一些薄弱的舱室涌出,然后喷出大股大股的杂物、金属器皿、高压气体、甚至于人的残肢断臂。(未完待续……)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