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潼关会战(中二)(1 / 2)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2392 字 2021-05-13

未来的每一段岁月静好,都是战场上的血肉铸就。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理想与长枪,被鲜血浸染后才能刺破苍穹。

叛军前阵,马燧所部一万骑兵已快完成对叛军的绞杀,孙九石领着神射营向前步步推进,叛军前阵已崩溃,随着神射营的推进,前阵败势更急,无数叛军扔了兵器掉头就跑,叛军将领气急败坏,阵前连斩数人,仍然挽不回败势,最后有些叛军将领索性自己也掉头跑掉了。

神射营仍然在向前推进,前方两百步内无人能挡,一炷香时辰后,离叛军中军越来越近。

叛军后军,叛军抽调了两万兵力对朔方军一万前锋完成了包围,封常清浑身血迹,状若疯狂,他和部将身陷敌营已半个多时辰,可朔方军主力却迟迟未至。

按照与郭大将军的战前约定,此时朔方军主力应该已突破了后军的包围,与封常清在敌营中会师了,一批又一批的斥候冒死冲出去,封常清等来的却仍是杳无音信。

“再派斥候去探,合力冲出包围,请郭大将军速速发兵!”封常清扯着嗓子嘶吼道。

几名斥候在将士们的掩护下策马冲出了包围圈,封常清无声地苦笑,耳中又听到了敌营的战鼓声,又有敌军围了上来。

安守忠将这支闯进后军的朔方军当成了心腹大患,摆出了必除之而后快的架势,甚至来不及顾及前方节节推进的安西军,此时的安守忠像一只被群狼环伺的野狗,哪怕断无生理,哪怕自己身上已被咬得千疮百孔,他仍死死地咬着其中的一头狼不松嘴,同归于尽也要干掉封常清。

…………

离战场西面三十里外,两万余朔方军缓缓前行。

前方战事激烈死伤无数,但这支开赴战场的朔方军却仍走得很缓慢,如同饭后散步一般不慌不忙。

中军帅旗下,郭子仪不停抬头看天色,又不停扭头朝后望,眼神里一片焦急之色。

郭子仪在等后军的圣旨。

李亨也在军中随行,这一次算是大唐天子御驾亲征。可惜李亨没征出个模样,两万余朔方军走得缓慢正是李亨亲自下的旨意,在封常清率军杀入叛军后军开始,李亨的旨意已到了郭子仪面前,严令郭子仪放缓行军速度。

郭子仪是大唐名将,但大唐名将也不得不服从天子的旨意。

于是郭子仪只好下令缓行,哪怕他已依稀听到远处激烈的厮杀声,哪怕此刻他已心急如焚,可不能快就是不能快,李亨的旨意措辞很严厉,郭子仪不敢违旨。

从庆州城赶来的这一路上,郭子仪已派人向李亨请示了很多次,他自己也亲自赶到后军当面劝谏李亨,苦求李亨不可错失战机,此战可歼叛军一半力量,说是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过分,朔方军怎可置前方浴血厮杀的将士于不顾,不慌不忙地朝战场行去。

然而李亨打定了主意铁了心,无论郭子仪如何请求,李亨仍然不准,最后甚至声色俱厉地警告郭子仪,若再劝谏必治罪。

郭子仪只好回到中军,按照李亨的旨意下令全军缓行。

朔方军后军,天子銮车中。

宽敞的銮车内装饰豪华,车身是大匠精心打造,行驶在山路上也只有微微的颠簸晃动。

銮车内只有李亨和李泌二人,李泌跪在李亨面前,神情焦急,欲言又止。

李亨却神态悠闲地翻着书,偶尔还用手指挑开车窗,欣赏外面的风景。

李泌实在忍不住了,道:“陛下,臣请陛下切勿自误啊!朔方军主力若再不赶到战场,封常清所部恐会全军覆没,这跟当初与顾青商定的策略不一样呀,平叛大事,陛下怎可失信于臣子。”

李亨嘴角一勾,眉宇间浮起几分阴沉。

“臣子?你说的臣子是指顾青吗?你觉得顾青还算是臣子?”李亨冷笑道。

李泌语滞。

有意思的是,李亨登基后,却并未给李泌加封,他的官职仍只是翰林待诏,但他的权力却比任何人都大,通常的朝政军事,李亨大多对他言听计从,时有宫人谓李泌“权逾宰相”。

作为曾经的东宫谋臣,如今的天子驾前第一人,李泌深知李亨对顾青和安西军的忌惮。

随着安西军越来越强大,名声越来越大,李亨的忌惮便越深,这种忌惮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朔方军驻扎庆州时,李泌便不止一次听李亨醉后咬牙切齿喊着顾青的名字,那仇恨的眼神,那不共戴天的表情,李泌至今思来犹觉惊怖。

究竟多恨一个人,才能将这种仇恨如此生动刻骨地表现在脸上。

转念一想,李泌又有些理解李亨,甚至隐隐对他有些同情。

四十多年了,好不容易趁着天下大乱,天子皇权尽失,李亨才趁机在灵州登基,连传位诏书都没有,登基大典也是寒酸简陋得很,不管怎么说,等了四十年,皇位总算是坐上去了。

可是李亨的皇位刚坐上去,便发觉这张龙椅坐得很不稳当,简直摇摇欲坠。

内忧外患,内外交困。

外有叛贼谋反,迟迟难以平定。内有权臣拥兵自重,渐露不臣之相。

偏偏如今皇权势微,更重要的是兵权孱弱,既无法扫平叛乱,也无法收拾权臣,为了平叛,堂堂天子竟然要向权臣陪笑脸,说软话,大唐天子当到如此卑微的地步,当年英武神勇的太宗先皇帝若九泉下有知,恐怕会气得从九泉窜到八泉。

直到今日,李亨总算促成了朔方军和安西军联军夹击叛军的战略,此时此刻,前方将士在三十里外浴血奋战,而李亨,却在兴奋地打算使一招釜底抽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