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日记、线索与起源(2 / 2)

这座避难所在地表隐藏了一座功率不高的信号塔,而监听附近区域的信号更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是的,他利用了职务之便。

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这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他还没想好,自己该如何坦白,更没想好该如何恳求管理者大人网开一面,放过自己。

最坏的结果是,当他如实交代了这一切之后,被管理者以叛徒的罪名处以无期徒刑,永远地关在休眠舱里冷冻,并在秩序恢复之后接受法律的审判。

而到了那时,自己将和妻儿永远的失去联系。

以上都是楚光根据日记内容的推测。

毕竟日记中并没有记载这位苦主的心理活动,只是一笔带过地陈述了关于“无线电静默”以及“无法开门”的线索。

再后来,出于对妻儿的愧疚,苦主通过无线电指引他们,找到了一些常规避难地图上不会标记出来的隐藏补给点。

那里的物资非常丰富,不只有食物,药品,干净的饮用水,甚至还有防爆用途的警用武器。

这些物资让轮胎厂的幸存者们度过了一段富裕的时光,甚至还救助了一批从临市流浪过来的幸存者。

而这本日记的主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些人们眼中的救世主,更是成为了别人老婆和孩子眼中的英雄。

不过这段富裕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

从日记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随着物资被耗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开始逐渐愈演愈烈。

一开始,无论男女老少,每人每天都能享用到两盒肉罐头和不限量供应的自热米饭,甚至还有冰镇可口的啤酒可以喝。

再到后来,幸存者社区开始禁酒,肉只能留给那些外出探索、打猎、拾荒的青壮年男性,以及怀有生孕的孕妇,粥也越来越稀,甚至不得不掺一些树皮进去。

最后,所有囤积的物资都耗尽了,天却越来越冷。

一切都在变得糟糕,一点儿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有人说,冬天会持续很久。

也有人说那是谣言,根本没有什么核冬天。

紧接着有声音反驳,也许不只是核武器?毕竟曾经的新闻上说过,他们早已经掌握了比核武器更具威慑力的存在。

但如果它真的存在,眼前的一切又是假的吗?

他们连最原始的核弹都没有见过,知识的来源都是别人嚼过的东西,甚至区分不了哪些是真的,哪些只是推测和猜想出来的一种可能性。

怀疑和抱怨在幸存者中蔓延,一部分人选择离开,而留下来的人则渐渐走向反目。

或许……

从一开始他们就不该收留那些流浪的幸存者。

但谁又不是流浪的人呢?

或者说,该从第几个被接纳的人算起?

当矛盾积累到不可调和,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而起因也许只是因为一块发霉的面包,甚至一根骨头,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场械斗最终在小李的枪声中平息,但从那一刻开始,他关于救世主的梦也彻底破碎了。

孙莱的孩子死在了那场械斗中,而她本人也彻底疯掉,某个夜晚消失在了大雪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小李自己则是沉浸在懊悔与痛苦,日记的内容也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字里行间没有了最初的棱角分明,潇洒飘逸,取而代之的是潦草和敷衍。

有时隔个几天才写一笔,有时甚至干脆连着一个月忘了更新。

而最后一页的日期,定格在了废土纪元的第四年。

【……我仍在寻找那个避难所,那是唯一的希望,虽然我知道希望很渺茫,但这个世界已经没救了。】

这是他写下的最后一行。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在寻找那个从未找到过的乌托邦。

“这本日记可以被放进博物馆展览……如果有一天博物馆和历史这两样东西,重新出现在这颗星球上的话,总得有人知道曾经这里发生过什么。”

“算了,还是改天花点时间,更新在官网设定集‘血手氏族’的词条下面好了。”

“异世界的服务器,总比废土上的博物馆靠谱。”

日记虽然解释了血手氏族的由来,却并没有提到小李本人的结局。

不过这不重要。

封面上印着的那个血手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说明了一切,不出意外就是他留下的。

楚光曾经听海恩说过,两年前血手氏族的首领还不叫“熊”,而是一个叫“鹰”的男人,他的尸体就挂在轮胎厂门口不远处的路灯上。

而“鹰”之前,是被抠瞎双眼的“蛇”。

再往前就不知道了,也许叫别的。

传说血手氏族的历代首领,没有一任是善终的,几乎所有人都死于继任者的谋杀——或者说残酷的达尔文法则。

这本印着血手印的日记就仿佛被施加了某种恶毒的诅咒,被那些掠夺者们当成精神图腾,和那血腥暴力的文化一起,一代一代传到了现在。

如今传到了“熊”这一代,总算是被正义的铁锤粉碎了这罪恶的循环。

轻轻叹息了一声,楚光合上了手中的日记。

“小柒,我打算睡了,帮我关灯,记得别忘了喊夏盐起床。”

“至于我的话,下午1点……算了,等我睡到自然醒好了。”

“那些战利品等我醒了之后再分,如果有玩家向你咨询,你就回答说……装备还没鉴定完。”

众所周知,未鉴定的装备是不能装备的,这是MMORPG的常识,非常的合理。

而小柒的声音,也永远是那么的贴心。

“好的喔,主人。”

“快睡叭。”

房间内的灯光渐渐柔和,最后归于黑暗。

那会是一个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