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请容学生再思议思议,分迁大族实在是令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这毕竟是要骨肉分离,悖逆人伦的,自古王朝迁富户移民,皆少有被称之为善政者,但听公这么一说,确实利于社稷民生。”
黄宗羲有些为难地说了起来。
“行吧!”
顾炎武没想到连黄宗羲这样的人也有些难以接受分迁大族的国策,不禁开始担心这样的政策到时候若真的出现,只怕依旧还是会引起极大的争议。
……
朱由校这里则看着窗外,源源不断往南京城走去,或登船回各自家乡的士子,而不禁对卢象升和温体仁说道:“江南士子太多了!”
“这还只是有功名有财力且毕业的,在学堂里的还有更多的。”
卢象升回道。
温体仁也跟着笑说道:“所以,出京之前议政的时候,有人提出取消恩荫官职之制,百官们都反对,就是因为天下士子太多,能选上官的太少,竞争压力太大,恩荫好歹不用去和成千上万的人去报名考选一个小官职,现在朝中官员最在乎的就是恩荫!”
“正因为如此,现在官员们对恩荫也已要求不高,文官,书香门第,这些都不再嫌弃恩荫低阶武臣,也不嫌弃恩荫资政院、翰林院这些清闲无甚油水的小杂官,哪怕是恩荫专职于研究类的闲官,他们也愿意接受,就在于这天下想做官的人太多。”
卢象升也跟着说道。
“这些年,朝廷将从外掠夺来的大部分财富,除了投资于基础建设外,就都花到了教育上面,士子多是很正常的;
但很多士子依旧宁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考科举做官,哪怕争的头破血流,也不愿意改变观念,去从事工商,乃至为匠人,哪怕是从军做些文化技术类事务,真正是让人感到头疼!
一个个宁肯就这么等着耗着,荒废岁月,也不先去寻一份其他职业,真是让人恼火。”
朱由校说着就指着外面一些士子:“你们看,这些士子里,不少都已须发皆白看上去比朕还老,不事生产,只聚在一起,吆五喝六,空谈时事,自比为伊尹管仲,就只等着做官,可哪里有这么多官!”
“官位的确不够,不仅仅是官位不够,进士、举人等名额也不够,朝廷虽然一再扩招,但与整个天下快速增加的士子数量相比,还是僧多粥少!很多进士都还在等官做,别说进士以下的士子了。”
温体仁回道。
朱由校则因此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士斗殴互砍的一幕,道:“若迟迟等不来官做,精神只怕会失常,碰到冲突时不也更容易失去理智,触逆王法!也难怪,之前有士子激进起来,敢在朕面前斗殴,甚至杀人!”
“陛下说的是,但上千年的惟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的理念,不可能指望几十年的时间,就能让士大夫转变观念,让其从事为官以外的事!不仅仅是士大夫,在所有百姓里,为官是最好出路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卢象升回道。
朱由校点首:“话虽如此说,朝廷还是得引导,让士大夫转变观念,不要自恃清高,认为除了官以外,做其他事,就是自甘下贱,总归,得解决这个事,不能让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读书人不事生产,聚在一起闹事,而且都只盯着朝廷官场!那样很容易滋生卖官鬻爵的现象!毕竟官位一旦稀缺,也就相当于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自然是很值钱的,想靠买他卖他发财的人不会没有,人的贪利之心一旦打开,就算是明知这样做会害死自己,他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