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方面,鬼子共准备了舰艇232艘,其中航母10艘,第一线作战飞机约1540架;陆军方面,鬼子准备了地面作战部队25万人(后扩大为40万人),准备在突袭太平洋联队的同时,同期发起对东南亚各国的登陆进攻。
相比之下,包括美国、英国、荷兰、自由法国等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共拥有舰艇219艘,其中航母3艘,飞机646架,拥有地面作战部队35万人。
纸面数据上,双方相差不算太大。
但实际上,日本海军拥有的10艘航母中,其中七艘是大型航母,而同期太平洋舰队却仅拥有三艘航母(另有一艘航母调往大西洋),舰队实力差距明显;
而日本投入的1500多架飞机中,有250架是当时日军最先进的零式战机,虽然装甲薄弱,却有极强的机动性能,且飞行员均接受了严格的训练。相比之下,美国此时在太平洋地区使用的飞机仍然是老旧的F2A水牛战机和F4F野猫战机,而且飞行员训练时长也不及日军;
陆军方面差距更是夸张。虽然相比日军的精锐陆军部队,美英等国驻防部队士兵数量更多,但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当地雇佣兵,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应有的作战素质。
可以说,鬼子太平洋战争初期摧枯拉朽般攻占东南亚,绝不仅仅是其偷袭的原因,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不过,对于日本的进攻,美国政界其实已经早有预料。早在1941年4月份,美国和英国、法国等就已经连续商讨了日本全面进攻东南亚时的防御策略,讨论防御地区的分工等,可惜分歧过大,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包括美国、英国等政府,其实已经做好了日军随时开战的心理准备,只不过为了落实“先欧后亚”的策略,一直在通过政治手段拖延战争爆发,并引导日本向苏联进攻。
可是,此时的美国犯了极为严重的傲慢偏见。
一方面,他们对日本是否有胆量对其发动进攻存疑,毕竟如今他们手里握着整个东南亚的贸易通道,也把控着对鬼子的石油供给,不太相信鬼子真敢对其发动进攻。
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鬼子的工业水平,根本不相信日本可以研发出比他们更好的战机,也不相信日本士兵可以比他们的部队战斗力更强,自信可以凭借现有兵力挡住鬼子的多路进攻。
因此,在鬼子发起偷袭的前两周,包括中国、荷兰等多国都在向美国示警,表示日军将要对其发起作战,但美国政府均“拒绝相信”,只不过在日本突袭珍珠港时,“恰好”调走了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