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挑三拣四(2 / 2)

两个人都细细咀嚼着这诗。

虽说不知道这首诗的诗人的身份,其实是很不好去解读一首诗。

但是听完了张内监的话后,两人都不禁有些沉默。

最后……

还是太宗反应过来,道:“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上官仪也是道:“这写景,怕是难啊。”

这诗都能达到那种诗中有画的境界了,然而,这都不止,所表达的情感还十分浓郁,而更绝的却是,言辞同样十分朴实。

上官仪其实是一位以‘绮错婉媚’文风而见长的人。

时人,都称她所写的诗为‘上官体’。

当然,这绝对是一种美誉了。

她的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虽然也写得很词藻华丽,但是却能摆脱从类书当中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还自铸新词以状物色。

说人话,就是她不喜欢抄已经有的描写景物的辞藻,而且,十分擅长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还自创了一些词来写景。

这就很了不得了,就算是于志宁、杜正伦这些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上官仪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除了当官——起居郎,她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宫廷诗人,而且几乎能够代表如今初唐宫廷诗的最高创作水平。

但此时此刻……

是的!

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她所追求的那种‘绮错婉媚’的文风,碰到这首《滁州西涧》,就好像是‘我还没发力,你怎么就倒下了。’,人家依旧用很平常的景物,很平常仿佛都没怎么用力的字句,就写出了她怕是要无比费力,想破脑袋,才能写出来的精美画面。

“臣已经对能写出如此‘平平无奇’的诗之人充满兴趣了。”

“此人之文风,古未见之,真可谓是独具一格。”

唐初的诗人由于政治正确,都对南朝齐梁的宫体诗十分深恶痛绝,她们一边对那种词藻靡丽的诗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她们又无法摆脱南朝齐梁的宫体诗对自己的影响。

自己写的时候,也经常十分地靡丽。因为都是从前人的诗句中学习,一步步模仿,少不了就会沾上前人的习气。

然而……

如今这首诗却给出了另一条出路。

太宗听到了上官仪这么说,也是有些惊讶。

说道:“上官爱卿对此人的评价是否有点过高了?”

上官仪便道:“这一点都不过高。试问圣上,你以前可见过如此脱俗的诗?”

太宗便道:“不曾,只不过……”

太宗想说的是,这应该是这诗人比较穷的缘故吧。

你看,为什么说这个诗人比较穷,因为她住的地方是舟上。

当然,可能那舟不是她的,她只是恰好偶然有一次住在那里,又或者是根本不是舟上的人,她只是住在附近。

总之……

这人肯定不怎么富贵。

因为如果是富贵之人,那写出来的文字的气息,给人的感觉都会不一样。

唔……

不过,也不能因为这写诗之人,见过的世面比较少,就说她的诗不行。

但确实!

这诗给人一种‘很穷’的感觉。

也正因为她很穷,所以她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才舍不得下那些很华丽的辞藻。

不得不说,人的思维就是这么地奇怪。

读多了那些辞藻华丽的诗,这忽然读到不怎么华丽的,反倒是开始有些挑三拣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