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城市的规划变化很快,京城尤其是快。
很多旧有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不见了,就算老京城人,几年不回来,未必能找到自己家。
王家牵头做的蔬菜公司在京城好多个老菜市场里都有一席之地。
大哥王庆其当上了村长,精力转移到村里。
村里组织种菜的变成了二哥。
三哥负责运输和销售。
这两年里,做的顺风顺水,王老实偶尔帮一把,在京城也没遇上什么坎儿。
前苏庄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都起了小楼,这年头儿,村里小伙子甭说想娶个水灵媳妇,就算娶个仅性别符合的也不容易。
首一个条件就是家里得殷实。
别的还好说,光彩礼就不好凑。
这在前苏庄就不是问题了。
媒婆们自然也愿意给前苏庄的小伙儿们说媳妇,图啥?不就图个这村里有钱吗,谢礼多。
要想混媒婆这一行,就得拿出真本事来,周边的漂亮姑娘可劲儿的往前苏庄涌进来。
王老实听说后,还赞了句,这样好,提高咱老王家的基因水准。
几年的时间里,前苏庄的蔬菜公司在京城里铺下了一个很不错的销售网络。
很多菜市场里都有了不少来自前苏庄的蔬菜专卖摊位。
这是有一次三哥碰到王老实,把建设蔬菜专卖的想法说了,得到王老实的大力赞同,他告诉三哥,未来趋势就是如此,顺带着,王老实给出了不少主意,前苏蔬菜走上了快车道。
前苏庄以前以批发为主,销售自己村里的产出为主。
后来逐渐开始把相邻的几个村子纳入了自己的渠道里,前提条件是,得按照前苏的标准种菜。
此时的前苏的蔬菜销售公司成了镇里效益最好的企业。
不过,能够到一线专卖系统里做销售的,还有负责配送的都是前苏庄的村民,也是王老实提醒的,渠道在手里,谁也没办法。
王老实说,这叫抓紧核心竞争力。
如今,三哥又来找王老实,目前他几乎也常驻京城。
前苏蔬菜遇上了难题。
说起来好笑,竟然是漂亮婆娘们惹的祸。
王家哥几个商量的时候,觉得卖菜是个门面儿事儿,得拣俊俏媳妇去撑,至于没出门子的闺女是不行的,村里规矩大,虽不至于大门不迈,可抛头露面的绝不可能。
这么一来,被王老实说用来改良基因的都到京城来先改善形象了。
诸位看官试想,菜市场里,那是啥环境?这么多村里挑出来的漂亮小媳妇,那杀伤力得有多大?
淳朴的美忒无敌。
第一个就是蔬菜的销售比以前更好了。
前苏蔬菜苦心经营出的口碑,加上漂亮的销售,这个销量就不能差了。
第二,招恨了,每个菜市场里卖菜的都不少,眼看着人家的菜卖的贵,卖得快,这心里要是能受得了才怪。
第三,社会闲散人员,最底层的那种,跑来惹事儿也多了,目标大多冲着小媳妇们去的。
三哥还说了一个难事儿,不少菜市场都面临拆迁,要搬到新建的里面去,本来这不算什么,可前苏去租去买都遇上了难题,尤其是在东部城区里,似乎有一股子势力,多少钱都不租售给前苏庄。
王老实问,知道是什么人做的吗?
三哥说,应该是大批发市场那头儿放的话,要是租给前苏,其他菜贩就抵制不去租。
王老实说,怕还有你们的邻居们也不踏实吧?
三哥点头,前苏的菜卖的真让人妒忌。
前一个小媳妇的事儿很简单,找人打个招呼,绝对不会再有一个小混混敢再来。
就是门市这个不好弄,强压不下去,闹不好就容易出点啥乱子,犯不上。
当着三哥的面儿,王老实给白老大打了电话,当个玩笑似地把骚扰小媳妇的事儿说了。
白老大听了也哈哈大笑,说,王老板老家将来不了得,搁在古代,那得出多少皇后王妃之类的。
拍着胸脯,白老大说,打明儿起,再有一个去惹事儿的,他姓白的自己抽嘴巴子。
王老实连说,老白,这过了,稍微过问下就行,咱们之间不至于。
三哥知道老四在京城有能量,就没想到能量到了这个地步,困扰他这么长时间的事儿,一个电话就说没事儿啦?
三哥说,真没事儿啦?
王老实说,肯定没事儿!
他又问王老实,这个白总是干啥的?
王老实说,京城混道上的都得给他面子,说白了,就是以前有名的大混混,混出门道儿来,就成了白总。
三哥细想了下说,其实批发市场那头儿,你说的白总也能打招呼,谁也不敢不给面子。
王老实哪儿能不知道那些批发市场里的猫腻。
混道儿其实很费钱,没钱啥都玩不转,主要是他们那一行需要钱的地方太多:
养家要钱。
平时要装~逼,开豪车,住洋房,泡小妞儿,穿名牌,挑费真不少。
更关键的是,孝敬钱最不能少。
正经儿的企业,他们做不来,只能玩儿技术含量不高的,比如什么建材市场,什么运输啊,或者啥批发市场之类的。
不过,这都是低端的行当,要想多赚钱,只能垄断,怎么垄断,又跟他们的专业凑一块儿去了。
前苏蔬菜无疑坏了他们的规矩。
这帮人,宁可不赚钱,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他们自己的地盘儿上闹杂儿。
以前他们不大敢动,因为传闻前苏蔬菜背景很大。
也是前苏顺风顺水,基本上没遇上啥事儿,没亲眼看见的东西,总是做不得准儿。
赶上拆迁浪潮到来,就有人壮着胆子,使了个花活儿。
不明着来,效果却实在。
把前苏赶出京城最基层的销售渠道。
王老实略过这个事儿不提了,有两层意思。
白老大放出话去,估计这帮人得收敛些,两个问题,一个话就可以解决。
另外,王老实考虑到升级的可能。
不管前苏的蔬菜多好,目前也是在最低端的层面儿上扑腾。
再向上的销售终端,前苏根本就没有涉及。
王老实问三哥,考虑过进超市没有?
三哥说,打听过,太麻烦,押款厉害,赚的钱不一定比现在多。
这话不算瞎话。
超市系统,对供货商的压榨真的是惨绝人寰、丧心病狂。
进场费,店庆,促销之类的成本很高。
加上结账周期长,对不愁赚钱的前苏蔬菜真的吸引力不大。
更加上麻烦这个词儿,三哥的意思就是不想进。
单从赚钱角度来说,王老实也不喜欢进超市卖场。
但是要从培育品牌的角度来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就不能这么考虑了。
当大型超市的蔬菜有了前苏蔬菜,前苏这个蔬菜品牌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壮大,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蔬菜。
到了那时候,前苏蔬菜哪里都去得。
不光是蔬菜,未来还可以向水产、肉类,蛋类,粮食,食用油等等,有了品牌,怎么扩张都不会多难。
若这么一算。
进超市就划算多了。
王老实没把自己这些想法跟三哥说,因为人。
三哥读书少,现在能够当领头儿的,是因为他是王老实的三哥,也因为他是种大棚的元老。
关于农产品销售的想法,王老实也是临时起意想起来的,做好了,那就是奔着农产品集团去。
以三哥的能力,甚至已经当上基层父母官的大哥,都不具备这样的企业领导能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团队,以前苏为核心组建一个种植区,用前苏做品牌————不知不觉中,王老实想了很多。
越想他越觉得这事儿可以做,尤其是今后,老百姓就没一口东西进嘴放心的时候,前苏的前景更加令人憧憬。
这事儿必须做!
还得抓紧做。
王老实跟三哥说,“进超市,不管多难,哪怕赔钱也要进,赔了的我补给你们。”
三哥愣了愣,摆手说,“怎么说话呢,赔了要你补,村里老少爷们能答应?咱前苏别的不夸口,赔点钱,不算啥!”
王老实在前苏村里,辈分就不说了,声望妥妥的,比那个当村长的大哥要好使的多。
村里人心里个个都明白,前苏村如今的风光是怎么来的。
进超市系统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至于其他的事儿,王老实没当多大的事儿。
接过王老实电话的白老大也没特别在意,怎么也是小事一桩。
一方王老实觉得以白老大在京城的腕儿,办这个,没难度,随口一句话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