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东江(1 / 2)

二号时空6年十一月,崇祯四年。,小说更快更好)大明朝的腹地又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吴桥兵变,逼反了登莱巡抚手下的辽东军,然后孔有德做反,登州城失陷,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乱之后,在京城近在咫尺的要地上,竟然出现了大规模的叛军!形势万分危急!

这场叛变,规模上和战力当然还比不上东虏,但是对大明朝的威胁却是远甚于关外的蛮人。一者其做反的地方处于内地,腹地空虚,仓促之间难以调兵抵挡;二者则是叛军作乱,又和普通的农民军不同,战力当然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儿,对明王朝中央的权威打击也是尤其巨大。

消息传出,各地的农民起义军都是大受鼓舞,纷纷起兵相应,西北的局势越混乱,难以安定,到了此时,大明朝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才显得风雨飘摇,开始真正显出了一点儿乱世的样子。

关键是以叛军的实力,若是继续展壮大,随时有可能西出通州,截断漕运,彻底的断了给大明朝中枢供血的最重要的这条通道。到了那时,没有了银子粮草,大明朝的朱家皇帝恐怕就真的只有寿终正寝的份儿了!

大明朝中央不得不紧急行动起来,筹谋破局。

……

明廷中枢,内阁大臣紧急聚会在一起,商讨对策。崇祯高坐上,闭目不语,台下的各大臣们都是正襟危坐,缄默不语。

辅周延儒上前一步奏道,

“皇上!山东贼乱,登州失陷,登莱巡抚诸部仅总兵官张可大一人得免,仓皇逃出,一月间,叛军糜烂登莱,威胁漕运,形势危急之至!还请皇上钧裁!”

“哼!有什么可决断的,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不赶快剿灭叛军?山东之地,至关重要,这可不是当日的东虏了,这可是一定会在大明朝的腹地要闹出来个翻天覆地的,自然是第一要紧!其他的事情,都暂且放下吧!”

“放下?”周延儒稍愣了一下,又紧跟着问道:

“莫非皇上的意思是,南边的事情,暂且不理了?”

“废话!这还要我说么?南边虽然要紧,但终究是还没有酿成大祸,郑芝龙一介海匪,虽然是贪婪了点,但还毕竟没有直接威胁扯旗造反,现在的形势,那边已经顾不得了。让山东巡抚余大可部停止南下,改从淮河北上直插登州;还有,山东、保定、天津等地驰援辽东的部队,能撤回来的都撤回来吧!在通州整编后,改任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为总督,围攻登州!”

“不可,万万不可啊陛下!”兵部尚书梁廷栋出列跪在地上,“山东虽然情势危急,但是辽东战局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这时候断绝后援,会让局势崩溃的皇上!”

“是啊!皇上!”武英殿大学生闵洪学也出列和梁廷栋跪在一起,“南边的事情虽然威力不显,但是长久下去,让海匪们控制了江南的局势,那才是真正的了不得,他们有船有炮,现在再掌握了钱粮,有可能破坏了江南的大局啊!南方的局势才真的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好了好了!朕知道,朕都知道!但是难道诸位就有什么办法么?不从各地调兵,山东局势糜烂,这眼前的这一关就过不去,遑论其他!辽东的战局,恐怕早就崩溃了吧!一方大将,竟然被困在大凌河狼狈不出,号称勇武的关宁铁骑竟然都不敢出关野战,都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还要我将全国所有的兵丁都投进去这个黑窟窿么?

辽饷辽饷!因为辽东一地我大明都已经失去了天下民心了!这天下可不是只有辽东一个地方,咳咳!咳咳咳!实在不行,就让他们退守山海关吧!

还有江南,一群享国数百年享尽了荣华富贵的权贵王爷们控制不住局势,还要朕派兵马相助,丢不丢人!告诉他们,无论怎么样,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我控制住了,否则就等着家破人亡吧!咳咳!咳咳!”

崇祯捂着口鼻,努力的深呼吸了几次,止住了喉咙的肿痛,心头怒火冷不丁的爆了出来,“无能,都是无能!满朝大臣竟然都没有一个能给朕带来点好消息的忠臣么?”

阶下的一众内阁大臣们额头满是大汗,战战兢兢!

……

紫禁城里深宫里的一场内阁会议,迅的演化为幅度跨越数省范围的兵力大调动,山东巡抚余大可麾下,本来准备进驻苏杭地区的总兵官刘泽清部上万官兵,都已经走到了江淮了,现在却不得不掉头北上。

而通州府附近,从关外关内集聚而来的诸将,天津、保定以及山东诸部的军兵,都在新鲜出炉的总督刘宇烈的麾下,准备稍微整编之后,就一路东向攻打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