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国仇家恨群情汹涌(1 / 2)

不过,釜山大战以及对马海战的消息,最大的效果,还是深深的挑动了华夏人心里的那股压抑的仇恨。

当入侵再次发生的时候,这种仇恨便猛地爆发了出来,不但在游戏中掀起了狂澜甚至在现实中也开始发生一些很不和谐的事情,抵制岛国货的运动再次推向**,顺带着,一些汉奸带路党也倒霉了,所有的商家都忙着跟岛国撇清关系,现在跟岛国沾上边绝对没有好事。

当然了,现实中的事情与方志文也没什么关系,至于闹得如何方志文也就是听个热闹,只是,这股对岛国人的仇恨,却实实在在的在游戏中爆发出来,并且对游戏世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一个影响自然是掀起了北上的杀倭的浪潮,听说还有些倭寇散布在乐浪南部,很多玩家蜂拥而至,四处寻找倭寇宰杀,以能屠倭为荣,这给刚刚结束大战的釜山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另一方面,海上的战争还在持续,特别是在永明以南、翠岛以北这两个地方,似乎也有了壁垒即将被突破的情况,这也解释了为何倭寇当初在对马海战中的兵力投入比较少的原因,原来倭寇是分兵三处在同时攻击。只不过,似乎他们在对马海峡上的动作比较快,而且又想趁着方志文和华夏方面准备不足进行突袭,想要一举拿下乐浪,占据战略优势,谁知道却一头撞上了铁板。现在回过头去看,分兵三处,但是却没有统一进攻时间的做法是何其愚蠢啊!

下一阶段,与岛国之间的战争明显将会是在海上进行的,于是大批的玩家开始寻求能出海的机会,这又给沿海的造船业带来了第二次的大繁荣。

而且这次的造船需求更加的猛烈,并且大小通吃,盖因倭国的船只可不想来自时空道标另一边的船只那么整齐划一,加上海路距离短。不管是从对马海峡南渡,还是从永明或者翠岛出发,都不是什么危险的航程,相反这个距离是很短的,一般十来人的小船就能横渡参战。

如今大汉的造船业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是交州沿岸,不过那边现在正忙着攻略南海。确实没有功夫分身来折腾倭寇,剩下的还有吴郡和会稽沿岸,最发达的自然是乐浪和辽东沿海了。

于是,这些沿海港口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玩家们挤满了,来的人都是等着购买海船。或者没钱买海船却想搭伙出海的人,码头上满是举着看板的人。

‘三代世仇,求杀倭机会!’

‘抗战老兵后裔,为爷爷报仇!’

等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写在大大的看板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出海杀倭寇!

天地会以及幽州本地的行会损失的海上力量几乎第一时间就被补充了。而且还大大的冷了,孙明手头上的兵力充裕,就开始谋划向南压迫,迫使倭寇集中兵力,防止其在永明方面另辟战场。

蒋钦军团北上永明戒备,至于南边,蔡瑁军团也经过一次冷之后,开始主动向北推进。试图主动的向瀛洲发起进攻,缓解北方的压力。

翠岛的地位如今显得更加的重要,不但是张志远军团向时空道标进发的前进基地和后勤基地,如今又成了北上攻打瀛洲的重要前哨,大量的玩家到来彻底的将翠岛给开发了出来,变成了一个占据了几乎整个翠岛的庞大城市群,整个翠岛周围全是港口。中间则是城池,大量的玩家进进出出,极为热闹。

翠岛的港口上也跟别的地方一样,聚集着庞大的人群。每当有船只招募水手的时候,大量的玩家就汹涌而上,让在一旁等机会的原住民挤都挤不进去,只好站在人群外面徒呼奈何,聪明的干脆转行做小贩去了。

“嘿,哥们,听说了没有,翠岛北边与鹿儿岛的壁垒似乎已经打开了!”

“你这是旧闻了好不好,如今蔡瑁军团、天下会的舰队已经北上,可能会在大岛附近的海域与对方展开大战。”

“这回我们主动进攻啊?”

“据说倭寇那边的战船虽然有十多万,但是多是小船,大舰都在北方,其他的则在攻打壁垒的时候损失掉了。”

“真的假的?听说倭寇的海船多达百万啊!”

“切!那是连渔船货船都算上了吧,战船有六七十万就了不得了,攻打壁垒也会损失,加上前一段时间在对马海战中,还有后续的海上破袭与反破袭战中的损失,还能剩下多少?能有四十万就顶天了。”

“四十万也不少了啊!刚才我上论坛看了,集中在翠岛海域的战船五百石以上的不到十万而已,还是数量劣势啊,不是应该先以防御为主么?”

“你傻啊,倭国如今在北边对马海峡不用防御了?还有,听说永明海域也有倭寇活动,如果倭寇的海船分成三个支队,南边这个支队也就是十几万罢了!算算总吨位,可能跟我们差不多,而且,我们的海船还在源源不断的到达,有了这个底气,当然是要主动地去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了!”

“有道理!可惜了,怎么这么多人在这里等着,出海的机会太少了!我还指望的将倭寇放到翠岛来登陆呢!”

“呵呵,倭寇来登陆,不如想着我们我们去登陆更现实!”

“我们去登陆啊!真是期待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行?”

旁边一个陌生的玩家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两位兄弟,我看登陆也不远了,只要将倭寇的海船消耗的查不多了,就能开始登陆战了!听说北边已经开始攻打对马岛了!”

“对马岛?那是荒岛啊!原本是海盗巢穴,现在海盗被击溃之后,已经没有人了!”

“嗯,可能是想要做前进基地吧!”

“你这消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没听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