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最后一批“神器”,这铁树终于会开花了(2 / 2)

“老宋!!”

身后突然传来营长的喊声。

听到动静,宋超硬是把笑声咽回肚里,抬手搓了搓脸,稍微让自己表现的没那么得意后。

这才转身跑到陈钧跟前,抬手敬礼:“营长!!”

“嗯,瞎乐什么呢?”

陈钧扫了一眼宋超,随即朝着任周平示意道:“这几天交给你个任务。”

“带着全连的同志,跟小任学习无人机的操控,一周之后我要看到效果。”

“如果觉得学习期间,自己理解能力太差,进度有困难,就让教导员带着你去霹雳大队,申请让无人机连,安排人过来协助你们。”

“明白嘛?”

“明明白!!”

瞅着营长目光注视自己,宋超愣了一下后,然后赶紧点头回应。

一开始,他确实没明白营长为啥要说他们太笨学不会之类的,这玩意不会造,还能不会使用?

但他很快就明白陈钧的意思了。

任周平这些科研员,对无人机使用教学方面肯定没问题,他们讲的估计比说明书都详细。

可用于战争类的机器,制造的人,还真不一定有专门研究怎么打的人,更能发挥其威力。

工程师教学固然可以,但营长肯定是看上人家霹雳大队无人机连的操控技术了。

要是搁以前,教导员出面去霹雳大队借人,肯定不太行,最少也要陶旅出面协商。

但现在不用,一营有专业的工程师,他们懂原理,这些条件对于无人机连的那些技术兵种,也有致命的诱惑啊。

双方互惠互利的多好。

至于莫名其妙,就背上任务的教导员何应涛,则是站在陈钧跟前,他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皮。

没吭声。

这去别的单位请人,一听不是教导员该干的的活,

可没办法啊,他前两天去旅里要人,不管是旅部还是坦克营,都出乎预料非常痛快的给人。

本来老何还以为自己,是占到大便宜了。

结果回来给陈钧一讲,陈钧当即拍了他一顿,骂他败家玩意。

当时他还不理解,只是躲着跑远。

反正两人私下关系好,这都不算啥,只不过后来老何后来想明白了。

旅里以前抠抠搜搜的不想给干部,那是因为其他营,也要支撑基础的编制啊。

可现在,旅里要改编的机密,全旅都特么知道了。

一旦改编,那最肥的就是一营啊。

其他营都将列入改编序列,现在的编制还有用嘛?

自从陈钧知道旅里要改编,他那是巴不得去哪都绕开旅里。

生怕被旅长抓到机会,以后动不动就来薅一营的羊毛。

老何倒好,主动把这机会给让出去了。

人家坦克营这回这么痛快的给干部,甚至给了伱之后,还派人来问够不够。

以后人家改编缺人了,你好意思不给?

何应涛知道自己理亏,他也干脆啥也不说。

啥也不问,去就去呗。

。。。。。。。。。。

眼瞅着训练场这边交接工作比较顺利,陈钧叉着腰在旁边盯了一会。

觉得也没啥事了,反正营里的干部都在,陈钧就准备去旅部一趟汇报下。

顺便看看陶旅这会啥心情。

这最近他确实啥事都想躲着旅部,能不去闲逛就坚决不去,可现在不去不行了啊。

无人机运过来,旅部又要一大笔财务支出,无人机那玩意看着小,军用的造价四旋翼最低也要几十万。

至于能带辐射源的大型号,还有车载式无人机,估摸着一架就要上百万。

这上百套下来,各种型号聚到一起,光是财务支出怕是都要把陶旅看牙疼了。

整体上,虽没有练兵支出大,可也不会低啊,几千万妥妥的没跑。

采购明细陈钧没看,他感觉看了之后,那个牙疼的人就轮到自己了。

陈钧盯了一会,他转身快步走到军车旁,正准备拉开车门时,李海瑶听到动静,她从远处小跑过来。

“你要出去嘛?”

李海瑶抬手拉了下帽檐,她在轻声询问时,脚尖在地面似乎有些不自然的,微微点动着。

“嗯,我要去旅部一趟,花了陶旅这么多钱,总要过去看看。”

陈钧佯装一副无奈的摊了摊手,随即笑着问道:“你是不是也要出去啊?”

“嗯,最近天冷了。”李海瑶说着,她下意识的紧紧袖口,可能是最近两天的确降温了吧。

她站在陈钧跟前时,还时不时的跺跺脚,白皙的脸庞,也被冷风吹的也有些发红。

“我想去市里买几套衣服,当时来的时候八月份,我没有带太多厚衣服。”

“你要是去旅里了送我一趟,那边能坐车去市里。”

听到李海瑶出去的原因,陈钧愕然的拍拍额头。

暗怪自己忙晕了。

这两天降温,营里很多战士都没感觉有啥,陈钧自己也就觉得有点凉,完全没到添衣服的程度。

可他忽略了李海瑶是女同志啊,她来一营时,正处于八月份,最热的时候。

人家恐怕连秋季带的换洗衣服,都没几件。

更别说冬天了。

李海瑶平时总是在参谋部忙,今天也跟着跑到训练场看无人机,才有些扛不住了。

“走,我带你先回营部换便装,等会到旅部了你先等我一会。”

“不用你自己坐车,我找人开车带咱俩去市里。”

“我好像也该买衣服了。”

陈钧胡乱编了个同行的理由,随即拉开副驾驶的门,不由分说的推着李海瑶坐进去。

这一幕,被远处那群看无人机的干部瞧见,顿时一阵起哄。

“吁”声和笑声肆意的传来。

梁参谋看着陈钧开车离开,这吊毛摇头晃脑的笑了。

“卧槽,咱们营长这颗铁树,竟然会开花了啊。”

“真几把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