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快就明白了情况。
刚才在对洞体进行雷达扫描时,施工的关键位置附近发现了一片意外的溶洞区。梁总工他们已经闻讯赶来,现在人就在下面。
赵南箫戴上安全帽立刻也下了洞,在头顶灯光的照明下,沿着阶梯下去,一直来到埋在地下一百六十米深处的岩石隧洞底部。
zj方技术部的人,包括梁总工在内,几乎都在下面了,正指导技术员用设备探测,察看现场情况。
昨晚摔门去了之后今天一天都没碰见的徐恕也在。
他扭过头,看着她。
赵南箫没看他,径直走到梁总工的边上,问具体情况。
梁总说极有可能是因为受到边上正同步施工的山体隧道开挖而导致的溶洞效应的影响,位置比较特殊,体积也大,好在发现及时,先停止施工尽快解决。
溶洞是这种地下施工的“噩梦”,处理不好的话,非常棘手,所以在设计院的前期勘察中,对地下溶洞探测的这一块非常注重。但在实际中,因为各种因素,很难能做到百分百,这是一个客观存在。
发现了,就尽快想办法解决。
没一会儿,盛思思的团队也闻讯赶来,在一边拍着现场的意外情况。
晚上,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工程师们连夜开会。
在隧道锚的施工中发现这样的意外,此前还没有同类型的个案,事关重大,气氛十分凝重,梁总让大家各抒己见,最后一致决定,破开洞壁到达隐患位置处,对侵入了中间岩墙的空腔,采用c30喷射砼进行深度注浆,回填加固。
赵南箫傍晚出洞后,当时就现场的情况,第一时间就和姥爷交流过。
姥爷干了一辈子,对溶洞溶槽冒顶等意外地质情况的处理非常有经验。她在会议上转达了姥爷的建议,调整支护参数,在开挖断面拱腰受溶洞危害的部位,沿着钢拱架周边,以一定距离布置超前小导管,以进一步稳固结构。
梁总和工程师们讨论过后,决定采纳,又反复核算,确定距离,最后布置了再一次全面雷达扫描的任务。
会议一直开到半夜才结束,因为还要看实际效果,所以气氛还是没放松。散会后,梁总向赵南箫表示了谢意,又让她转达自己对沈老的谢意,说:“沈老要是有时间,希望能得到他更多的现场指导。我们现在就像是摸着石头在过河,这样复杂的情况,之前从没遇到过。”
“梁总您放心,我会随时向姥爷报告进展,姥爷有建议的话,我也会第一时间转告。”
“那就好,有沈老坐镇,我心里也就有底。这么晚了,你一定累了,快点回去休息吧。”
徐恕就站在梁总后头,看着她。
赵南箫朝梁总笑着点了点头:“那您也早点休息。我先走了。”
她转身走了。
徐恕大概还有事,好像是在凌晨一点多回来的。赵南箫睡了过去。第二天早上起来开门,看见门口又放着一只暖壶,下面还是压了一张小字条,边上写着几个漂亮的字:“早安,赵南箫。”
赵南箫下了隧道,徐恕已经在那里了,看见她进来,仿佛想走过来,走了两步,见她和梁总打完招呼就转过身去,停了一下,又讪讪地退了回去。
赵南箫一整天都泡在地下,和姥爷保持着联系,在机械发出的轰鸣声里忙碌着,搞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来,人累得像狗,洗了倒头就睡。就这样连轴转了好几天,修复措施结束,实地探测结果显示,加固非常到位,问题顺利解决。
梁总很高兴,当天晚上,让食堂的老李准备些好食材,拉几箱啤酒,他请客,请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喝酒吃饭。
大家兴高采烈举杯祝贺的时候,盛思思带着摄制组的人也来了,笑着说:“梁总,你们别停,也别管我们,就当我们不存在。这是很好的素材。我们需要的就是最真实的场景,这样拍出来,才最打动人心。”
她一出工地,就立刻换回裙装和高跟鞋,这些天都是这样,大家早见惯不怪。
梁总笑道:“行,那就不客气,不叫你们一起吃了!大家继续!”
食堂里又欢声笑语。
赵南箫不想在镜头里过多露脸,看了眼徐恕,从食堂的侧门悄悄地退了出来,回到住的地方。
任工和柳工屋里的灯都亮着,传出咳嗽声。
她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进了自己的屋,打开灯,坐到桌前,翻着抽屉里这几天集起来的一张张的小纸条。
“早安,赵南箫。”
“早安,赵南箫。”
“早安,赵南箫。”
……
全是早安字条。
赵南箫怀疑他是不是一次性写好,然后每天给自己发一张。
正低头看着,手机忽然收到一条消息。
赵南箫瞄了眼屏幕。
xs:我在你屋后头我们上次说话的地方。你能不能来一下,我有话想和你说。
赵南箫起身出去,绕过这排房子,来到后头,果然,看见一道身影站在屋后的空地上。
她走了几步就停下来,双手插兜,看着他。
他轻声说:“赵南箫,你过来。”
赵南箫不动:“你给我过来!”
徐恕急忙走到她的面前,默默地看着她。
赵南箫问他:“知道哪里错了?”
“不该发脾气摔门……”他看着她,小声地说。
“以后还摔不摔了?”
“不摔了。”
“不摔就行。没事了,回去吧。”
她转身要走,一双手臂从后伸了过来,抱住她的腰,将她紧紧地搂住。
“赵南箫,我想你,每天晚上都想,我睡不着觉。你生气也别不理我,好不好?”
他低下头,下巴从后轻轻地蹭着她的脖子和面颊,唇贴着她的耳朵,轻声祈求。
作者有话要说:稍微修了下文。
高跟鞋是故事情节的需要,之前写这章的时候,相关的细节没考虑周全,有所疏忽,引出了一些对国内施工现场管理的争议,这是我行文里的疏忽和错误,改了一下,实际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的单位我想肯定是占大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