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南边的人也有嗜辣的,不吃辣椒的人或许是他们还不懂得怎么将辣椒做得更好吃而已吧。
这种红辣椒是做辣椒酱最主要的原材料呢,可是风夜的菜地有限,目前还无法大片种植红椒,风夜用野山椒做出来的辣椒酱风味根本比不上用红椒做的,于是风夜就请李大叔在他的铺子定点收购这些辣椒,然后风夜再买过来制成辣酱。只可惜,这里的人们对辣椒的认识还完全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啊,百姓们对辣椒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来卖红椒的人根本是少之又少,导致了辣椒酱的原材料极其短缺。
但是,现在梧县里很多人对于放了烧肉和炸鸡骨的辣酱深感新鲜,不只是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李大叔说已经有好几拨外面的商人表示了想要大批收购辣椒酱和剁椒的意愿。
很多常年在外奔波的旅人、客商都喜欢随身带上酱菜、酸菜、咸菜等等一类的小菜就干粮吃,这样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不过,这里的人做的小菜口味很单一,就是咸咸的,最好吃的也就是用豆瓣酱做成的酱菜干,但是味道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风夜做出来的风味独特的辣椒酱就很受欢迎了。
风夜做的辣椒酱就算是不放肉的也很好吃,因为里面放了豆蔻、桂枝、蘑菇、小茴香等配成的香料粉,这就相当于放了现代的味精、鸡精粉一样,完全是量少料精,而且这些香料大都是可以自家种植或者在山上采到,所以虽然价格稍高,但是还是在百姓们可以接受的范围。
风夜并不打算将卖辣椒酱作为自己的主要创收途径,所以虽然市场前景甚好,他也并没有急着扩大辣椒的种植面积或者大肆收购红椒,反正他现在生活也过得不错了,没必要搞得太忙碌,钱够用就好了,细水长流,还是慢慢来吧。
由于下了雨,天气稍凉,晚上风夜决定再做一顿方便面,前些日子星儿已经念叨了好几回了。
风夜用中午剩下来的排骨和自家的泡椒做两了个泡椒排骨口味的,又给星儿做了个肉丝泡菜的,几个人淅沥呼噜的吃了满头大汗。
风夜想起萧远赫还在这里的那次,香菇炖鸡的面,大伙儿也是吃得尽兴啊,那时萧远赫吃了满满两碗还意犹未尽的样子,要是下次他来就再给他做一次吃吧,他那人其实也是个好吃鬼呢。连他的小厮青山也是,那次吃竹筒饭他不在,后来知道了直嘟哝了好几天呢,真是的,物以类聚看来就是这样的吧。
——
一场大雨之后,天气又回复了酷热,不过,好在没过几天又下了几场雨,每次都是乌云满天、暴风暴雨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连续下了几场雨,地里的红薯藤长得飞快,连带着的当然是地里的草也长得茂盛。村里的长辈们都说,今年的红薯可能长得不好了,因为雨水太多,养分不光容易流走,还助长了薯藤。
风夜不理这些,反正他家人不多,红薯肯定是够吃的,反正又不是没粮食要拿来当饭吃,况且,他家里的猪牛羊和兔子都可以喂红薯藤,长得快也没什么不好。
风夜随意撒在院子里的几株向日葵开花了,一个个大花盘垂在高高的枝头上,把星儿高兴的每天要看几次。
田里的水稻正是谷物生成淀粉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该给它们及时施肥了,所以风夜和穆青忙着腐熟粪肥,掺草木灰,控好田里的水分,拔除稗子,下肥。
两人一忙就是好几天,等他们闲下来的时候风夜才惊觉:中秋节快到了。
中秋节供月饼、做团子、吃汤圆、喝桂酒是大商国的传统,团子是用花生裹面粉再裹糖浆做出来的一样吃食,桂酒就是桂花酒,这几样东西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花好月圆,月圆人圆,美好的节日,美好的祝福,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中秋节的前两天,风夜就拖着穆青去城里采购,月饼肯定是要买的,包汤圆的芝麻要买,桂花酒也要买,风夜光听名字就觉得这酒一定很好喝,老早就预谋着要多买两坛。
这时候的月饼看起来跟现代的差不多,但是由于用料复杂、工艺讲究,所以民间的普通百姓难以自己做出来,那些手艺又是代代相传轻易不给外人知晓的,会这门手艺的师傅大多被延请在专门的制饼制糕点的作坊里,因此人们只有从商家手里买月饼。风夜看着那些花纹精美繁复、看起来就不好吃的古代月饼,出于谨慎没有多买,只要了五个,红白莲蓉、豆沙、水果蓉、五仁叉烧各要了一个,花了三十五文钱。
可惜的是这里没有沙田柚、沙田橘、菠萝、葡萄之类的水果,要不然风夜更想买多点水果吃,风夜和穆青走遍了整个县城,买了些柑子、橙子、石榴、西瓜和一小把甘蔗,梨、桃子肯定是不用买了,家里多的是,现在沙梨也成熟了,又甜水分又多还免费。
买完了吃的,风夜又去了布庄,给家里每人买了做秋衣的布匹,过了中秋天气渐渐就要变凉了,添置些应时的衣裳也是必要的。
因为是临近中秋,十里八乡赶集的人很多,蝶山村里也一样,所以风夜赶紧买完了东西也没有等村里的牛车,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就走路回家了。这时候,风夜怀念起了萧远赫住在他家时,车马代步的那种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