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珍从家返回学校,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穆珍对于自己在学校的东西很简单,除了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具外,就是床上用品外加几件换洗的衣物,穆珍明白,在学校,东西越简对自己产生的累赘越少,生活越简朴,越能锻炼自己的品行,他从不奢求什么,自己十二岁离开家进入谷城一中那年开始,学校生活对于他来讲,就是轻装简行,也从未形成与别人攀比之心,这些优良品质在当时许多孩子心中,都大致是一样的,这是由于家里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虽然当时生活条件较童年时代好多了,学校已没有父亲提到的黑白馒头之分,更找不到开饭时饭菜的等级之分,然而对于当下满足于温饱的农村家庭来说,嘴上的相对富足,还不能取代着装上的大变化。
穆珍这两年买的几件新衣服,多是部队上的绿军装,这绿军装最大的好处便是耐穿,且还略有很点通俗,穆珍今天换上的是两年前买的一件绿军裤,由于青春发育期孩子的身体,最显著的变化便是突飞猛长的身高,导致裤子有点偏短,裤角高吊在脚踝以上,露出未穿袜子的双脚,这种装束,让穆珍觉得脚下生风,增加了些许凉快。
穆珍将从家带来的防寒衣物扔到自己床上,然后去了教室,教室里有几个看书的同学,都默不作声地在那里学着什么,他一声不响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拿出日记本坐下来,写下了如下文字:这个周末是过得最有意义的周末,首先是父亲让自己参与他们大人们的工作,是父亲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肯定;其次是在种猪场看到大人们制定的规章,让自己理解到将来分工的细密,一个规章,不仅涉及到法律上的内容,还要涉及到银行方面的知识,这些都要由不同的人去完成,并且需要大家的精诚合作来完成,更何况将来应对更复杂的工作呢?还有老赵对知识的渴求,证明了什么?那是知识带来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知识能让一位老人做到孜孜不倦,无师自通的地步,可见对于每日坐在课堂上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穆珍写完这些话,合上日记本向窗外望去,他对将来迷惘,他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更不知道能干什么?他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他学习求知好像就为了一个,考出一个让老穆满意的好成绩,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然后端上个铁饭碗,这是父亲早年在自己心中播下的种子,直到现在依然是这样,正是在这种意识下,他真的搞不明白,对于六十岁的老赵,学习还能带来什么,他也为铁饭碗吗?根本就不可能,也绝对不是这个原因,那他又为了什么?假如没有什么目的,他又哪里来那么大的动力?哪里来那么大的精神支持?
穆珍想不明白,便站起身走到教室外,恰好看到他同桌苏文从远处走来,穆珍一愣,苏文怎么来了呢?
这苏文不似农村的孩子。据苏文给自己讲,他父亲是镇上一个企业的厂长,家里条件相当好,这从他平时的着装上也能看得出来,一身厚实的牛仔服,配上一双高弹回力鞋,无论站在哪里,那都是独树一帜,有居高临下之感,在众多的农村孩子眼中,这绝对是一个公子哥,平时说话大大咧咧,好似配了个高音喇叭似的,在他眼中,好似周围的人都是聋子,唯恐大家听不到。至于苏文的家,那就更不用说,穆珍曾经跟着他去过一趟,那是紧临镇政府大院的一个小院,但是这小院与农村的小院却无法相提并论,小院里有红砖铺就的路面,路面两边种着几株叫不上名的树,走进屋里,那就更是非同一般,这不是农村普通的房屋,屋内很宽敞不说,客厅里并排放着一组农村少见的联邦沙发,沙发前的茶几是木制的,显得相当厚实,正对着沙发,是一台农村还看不到的彩色电视机,正播着不知名的电视剧,顺着客厅往里,可以看到三个内门正对着客厅,其中一个门就是苏文独自的卧室兼书房,穆珍跟着他进了卧室,卧室里虽然简单,但却显出别具一格,一张床头配有靠背的木制床旁边,放着一个写字台,写字台上放有一个在穆珍眼里只在电视里看过的那种古式风格的铁制台灯,穆珍真的不敢相信,这古色古香的台灯竟然在同学的家里见到。
正在穆珍迟疑间,苏文已经来到了穆珍的面前,穆珍向苏文打招呼:“这才几点,你不会是来上灯课的吧?”
“开什么玩笑,这点我来上灯课,你咋来这么早呢?”苏文反问道。
“我在家没有事,来这里看会书,再说我们离这里远,自然要来得早些啊!”穆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