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省城之行3(1 / 1)

当天成与天顺坐上省城的汽车时,太阳已经钻出了地平线,两人却无心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屁股沾上车座,瞌睡虫便直冲脑门,两人在颠簸中睡得地暗天昏。

直到车辆驶上黄河大桥时,车上的人发出一阵阵惊呼,才让两人从惊呼声中叫醒,两个几乎同时一个机灵醒了过来。

急忙向窗外望去,汹涌翻滚,好似以大地为锅煮沸的泥水,不时翻动着浪花,在阳光下映出五色斑斓。

“在学校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真的没有想到黄河之水会如此不安宁,看那黄河水的颜色,就知道一碗水半碗泥真的不虚!”天成悄声对天顺说道。

“不是亲眼所见,真的难以想象会是眼前的这种景象!”天顺附和着说道。

对于天成与天顺而言,都是第一次见到黄河,没有想到竟然是匆匆而过,可那滚滚的黄河水,给两个产生的震憾真的无以言表,终于感到自己词汇的困乏,终于明白那些诗人们的伟大情怀。

虽只是黄河桥上的匆匆过客,却让天成心情难以平静,天成闭上眼睛,黄河的怒涛再次在脑海中显现,在这汹涌的波涛中,天成好似看到改革的浪潮,改革就如同这波涛,汹涌而来,自己只是站在这汹涌波涛中的一个看客,真正成为这弄潮的好手,那还不知要撞击多少激流,淌过多少险滩。

这孕育着华夏文明的母亲河,让无数文人骚客憧憬与向往,可是当真正看到时,却是那样的悲壮,河水混浊不堪,河水怒吼不息,永无停息。河水为人们造福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多少灾难,讴歌她,是因为她孕育着生命,然而现实却很骨感,由于其所携带的泥沙加上冬季的凌讯期,每年又给人们带来无数难以预料的风险,在天成的记忆中,每年的防汛,每年的担忧,让多少人度过不眠之夜,陪护着她呢?

自己现在做的是对还是错?前面的路还有多少荆棘?还有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天成心里真的难以琢磨透,可是心里却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为全村人的致富而勇于弄潮,这一点绝对不会错,从这一点上说,自己无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哥,你快看,那是一片什么?”天顺的提醒将天成的思绪拉了回来。

天成睁开眼睛向窗外望去,窗外是低矮的丘陵,丘陵上的黄土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抢眼,远看如黄金铺地,近看如地着黄绸,连绵不断,整个丘陵上展现的金黄,让人立即联想到秋的收获。

然而此时正是季春时节,这如金的土地上,一排排,一行行排列有序、正在悄悄展绿的枝条才是窗外的主角,近处的树枝蜿蜒盘旋,如游龙,直冲云天,如抽丝,环绕连绵,如豹尾,雄劲潇洒,俏立梢头。

“这是什么树?”天成禁不住问道。

“看着像桃树!”天顺回应的声音不大,却让坐后面正伸长脖子看着窗外的乘客听个正着。

“就是桃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桃园,叫什么王母蟠桃园,我去年桃花盛开之时,就专程来看过,不仅香气四溢,而且让人流连忘返,简直是人间仙境,唉!你看到那个高台子了吗?”说话的乘客指着窗外一处平台问道。

“那是……?”天顺紧跟着问道。

“每年桃花盛开之季,那里都会人山不海,在那里举办桃花会,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人们来此聚会,购物,那里会有附近的人们带着各类特产聚集在这里销售,你看我手上戴的这个手镯,就是那里候买的,这是桃木雕制的,有驱邪避邪的作用,做工精细得很哟!”经那乘客提醒,天成与天顺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乘客的手镯上,那手镯是一串枣红色木雕,每个木雕虽然不大,却都很精细,戴在手腕上,着实是一件不错的饰品。

“真的是件宝贝呢!”天顺赞道。

随着客车的急驰,黄土地依旧,然而桃园渐渐远去,大家说桃的话题也渐行渐远,天成与天顺又开始微闭眼睛,似乎又要进入下一轮的车内小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