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往事(1 / 2)

颠覆三国记 伏波飘萍 1196 字 6个月前

话说到这里,这个话题就结束了,荣奎很聪明,黄顺的话外之音,他至少听了个**不离十:第一,这件事,自己猜测的不错,但绝对不能外传;第二,以前自己就算外传了,黄顺不准备追究,但自己要擦好屁股;第三,如何擦屁股,黄顺已经给他找好了借口。

剩下的,就看荣奎的行动了。

从小屋出来,来到人前,黄顺打着哈哈说道:“荣大人没想到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荣奎一愣,旋即接口道:“好在歪打正着,结果还算圆满。”

其他人不知他俩话意,打着哈哈就过去了。

白雪继续问道:“依荣大人之见,当今皇上何许人也?”

荣奎叹口气,说道:“能隐忍,但胆略不足;有短谋,保全身家无忧,无远虑,重整江山没门。”

黄顺一下乐了,说道:“看你说的一套一套,显然是思虑已久。可否详细剖析一番?”

荣奎说道:“当今皇上,当年在董卓当权时被扶上位,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扬眉吐气,重掌大权。可惜,皆因皇上胆略不足,一一错过了。

最可惜的一次,就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时,董卓率主力迎战,对皇上的盯防松弛。那个时候,只要皇上送出一道密旨,令十八路诸侯勤王,结局就会完全不同。

十八路诸侯得势,谁也没有绝对的实力压过其他人,正便于皇上控制局面,把兵权收回。

可惜,皇上一直选择隐忍,没有丝毫作为。

后来曹操迎驾许昌,皇上终于准备有所作为,却又因时机不对,行事不密,被曹操中途破坏。

选择时机,起码要选在曹操不在许昌期间行事。曹操领兵四处征战,不在许昌的时候很多,皇上没有选择那时候行动,偏偏选择曹操身在许昌的时候动作。可谓不明。

行事不密,书写诏书,好好的笔墨不用,偏偏用血书。皇上的指头破了,这可是大事,内侍中曹操的人肯定要上报曹操的。曹操赶过来与董承撞个正着,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必然。

虽然曹操当时没有搜到什么,但不代表曹操没有怀疑,从此对董承提高了监视的级别,事情没有不败露的道理。

那个时候,皇上需要的是忍,忍到时机来到,该忍的时候不忍,这是皇上谋略不够的表现。”

黄顺笑道:“曹操盯防如此严密,皇上能够送出衣带诏,已经是尽了力。在我看来,衣带诏的败露,跟皇上无关,是董承他们行事不密。不应该怪责于皇上。”

荣奎说道:“衣带诏暴露本身,没什么问题,得看暴露的时机对不对。现实中,衣带诏暴露之时,董承他们尚未有掌握任何武装力量,对曹操根本毫无反抗之力。那个时候暴露,就等若失败。

归根结底,还是皇上选择的时机不对。”

黄顺笑道:“要是你为皇上,你会选择隐忍下去吗?”

荣奎说道:“是的。”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发动呢?我的意思是,你与皇上一样,深居皇宫,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你不知道谁忠于朝廷,谁有能力匡扶汉室。你准备找谁替你奔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