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韩成的能力远超于自己,这让孙景不得不折服。
而薛彬的手机找到了。
无疑为韩成此前提出的这不是一起劫杀案的推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
如今,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推进,相关证据线索越来越多。
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资料和线索,韩深知当务之急便是将它们一一梳理、整合,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凶手展开初步的心理画像描绘。
于是,他来到翟新给他安排的临时办公室,静静地坐在办公椅上。
他微微闭着双眼,倚靠在办公椅上。
此刻,无数条线索仿佛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脑海之中。
而伴随着这些信息的汇聚融合,凶手的形象亦在其脑海深处逐渐变得清晰:
通过死者颈部勒痕的方向与角度,以及监控录像里凶手骑乘电动车时的身影,韩推断出凶手的身高大致为 170 厘米左右,体重则约为 140 斤上下;
鉴于凶手选择以电动车作为跟踪受害者薛彬的交通工具这一行为特征,基本可以判断出凶手大概率属于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
结合凶手作案所使用的是一款工地用尼龙绳这一重要线索,可以推测凶手工作的场所极有可能是在工地。……
因此,凶手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工地的工人。
............
在对凶手进行了初步的心理画像描绘后,韩成的脑海闪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工地的工人为何杀害一名作家?
他们之间来自不同的生活圈子,彼此之间应该毫无交集才对!
可如今却在他们之间偏偏发生了这样一起离奇的凶杀案,实在令人费解。
根据目前所掌握到的调查资料来看,受害者薛彬出身于书香之家,可以说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背景。
薛彬日常生活圈子也与建筑工地之类场所相去甚远、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可言。
那么这位神秘的凶手究竟出于何种原因要对薛彬痛下杀手呢?
或许只有揭开凶手的作案动机才能给整个案件的调查带来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