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董,那您有个方向性的构想吗?”杨坚对谢成昆说道。
“还真没有,就是觉得以我和老李的性格,我们两家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他能让你这个刚入职的董秘全盘接管远见集团,就这份胸襟,我老谢很敬佩,我就没有他这种气魄。这点,我老谢服气。至于你说的合作构想,方向性的东西,我确实心有余力不足,我觉得这事应该是需要专业人员去规划的,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
“谢董,既然您这么坦诚,我也开诚布公地谈谈我的看法,我并不好看这种合作。”
谢成昆很诧异,刘东阳也很惊讶。
“哦?说说你的理由!”
“谢董,强强联手说起来很好听,但真要执行起来挺困难的,因为我见到的强强联手案例,失败的占多数,成功的少数。我研究过这种合作模式,大部分强强联手都是因为前期没有规划好,没有把架构搭好,很多问题都没有仔细推敲,没有具体落实,只是依据一个框架协议,然后匆匆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协议签订的太草率,条款责权利不明晰,说白了,就是太粗糙了,一点儿也不细致,造成后续很多问题没法处理,都在推诿,互相指责,搞到最后两败俱伤,不得不分手,彼此都伤了元气。”
“这个问题我想过,所以我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等下我们再聊,杨坚,你继续说。”
“所以,这就需要双方前提条件谈好,到底谁来主导?谁来配合?”
“我的想法是这事你杨坚来主导。如果由我和老李来主导,这事肯定黄,我们俩的老经验跟不上时代发展了,得你这样的年轻才俊,有理想有情怀的有才华和专业能力的人来主导这家合资企业,我和老李做你的幕后支持者就可以了。”
“呵呵,谢董,谢谢您的厚爱,这事言之过早,我只是谈我个人看法。”
“就以你来主导为前提,你继续说!”谢成昆越听越来兴趣了。
“谢董,假如最后这件事能成,由我来主导的话,我有两个方案解决将来会出现的难题。”
“说来听听!”
“由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对成昆和远见进行全资收购,将两家公司纳入新公司,做五年规划,以新公司名义上市,按照成昆和远见集团现有的规模和实力,新公司控股了这两家公司,完全可以走主板,这是我认为最为稳妥的一种方式。当然,这需要时间。”
“还有一种方式,选其中一家上市,另一家被兼并,进行资产重组,可以通过换股形式操作。这两种方式我认为都可以。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这事必须由一方主导,另一方配合,或者成立新公司,由新公司主导。”
“我觉得通过兼并重组会好一些,速度更快吧!比如经过资产评估,成昆占优势,就以成昆来主导,如果远见占优势,就以远见来主导,我觉得都没问题,相信老李也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