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喜(1 / 2)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420 字 5个月前

长安城破,大半个关中就收复。

之后曹军溃散的士卒纷纷逃往后方,徐晃与朱灵收拢溃卒,放弃渭河以南,退至潼关。

蓝田谷的曹真审时度势,知道再继续坚守下去死路一条,于是焚烧了存粮,从蓝田谷北面的小道逃入了郑县,和徐晃朱灵他们汇合去潼关防御。

沉晨也没有追赶,虽然收获了长安城的物资,但将士们围攻长安半年,人困马乏,士气不算高,因此需要短暂地休整。

更何况他也要立即把消息传递给刘备,现在打通了武关通道之后,关中与南阳就彻底连接起来,将来就不需要再从汉中长途跋涉运粮了,这对刘备集团来说,是一件好事。

于是当黄忠的部队占据了蓝田谷,与上雒方向的汉军取得联系后,消息也很快从武关通道送到了南阳,然后由在宛城的南阳太守周不疑送到了前线。

目前周不疑在南阳承担着后方粮草运输的工作,他的才华和能力都相当不错,是一名优秀的帅才,应该能够获得更好的统帅机会。

不过像这样灭国级别的战事,还是由经验丰富的老人接受比较好,因此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和成长。

五月九日,定陵。

如今刘备集团十多万大军占据了南阳出口颍川以及汝南西部地区,范围差不多是后世河南省许昌市、周口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一带。

大大小小的营垒就有十多个,其中主要集中在长社、鄢陵、扶沟等地,营盘连绵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

前线指挥官并非张飞,而是庞统和法正,几大谋士贾诩已经老了,最近身体不太好,现在在襄阳休养身体,诸葛亮坐镇襄阳调配粮草物资,徐庶则在后军。

因此刘备身边倒是跟着数名侍中作为参谋,如马良、杨仪、董和、蒋琬、黄权、郑度等,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诸葛恪、陆逊等江东士族。

江东士族最晚加入,地位最低,不过诸葛恪和陆逊本就有才,因而渐渐被刘备提拔,目前都在身边担任侍郎。

此刻定陵城北汾丘一带的汉军主营帐篷内,一股药香飘荡。

刘备坐在桉边,披着一件黑色丝绸长衣,手里拿着一份公文。他的头发已是鹤发,两鬓斑白,脸色微微有些差,不时咳嗽,显然身体不是很好。

历史上他已经死了四年,现在多活了四年,似乎已经逆天改命。

可不管怎么样,到了这把年纪,苍老的身体是人力不可能改变的事情。

他今年都已经六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几乎堪称高寿,身体机能已经严重下降。

稍微一点风寒就可能会要命。

恰好最近这段时间正处于长江中下游雨季,天气倒是没有变的寒冷,甚至还带了点闷热,但梅雨季节暴雨如注,亦是让他身上的老伤发作,身体很不舒服。

所以从两个多月前他就没有去长社和鄢陵前线那边视察,而是一直待在定陵临颍一带的中军休养。

这两天倒是雨小了很多,斜风细雨轻轻吹拂着帐篷外的门帘,发出小声的叩击音,营外将士们巡逻的脚步声清晰可见。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马良等人忽然走进来,向刘备拱手。

刘备见他们突然造访有些意外。

因为他们也并非是单纯的参谋,本身身兼数职,比如马良和杨仪负责后勤辎重调配,董和与黄权执掌了一些兵马,所以在没有开会的时候,他们都会各司其职。

现在忽然来访肯定是有事,当下刘备放下了手中的公文,稍微紧了紧披在身上的长袍,将右鬓苍白的头发拨到耳后,开口问道:“怎么了?”

马良笑着拱手说道:“刚刚后方来报,大都督勐攻长安,成功打破城门,生擒钟繇,斩首夏侯懋,关中大捷,我们收复长安了。”

“啊?”

刘备先是惊讶,然后大喜地拍着桌桉道:“太好了,晓卿竟收复了长安,咳咳咳咳。”

一激动竟又是剧烈咳嗽起来,不得不用手帕捂嘴。

“陛下。”

众人连忙上前关切。

“朕没事。”

刘备脸色潮红地摆摆手,忍着咳嗽说道:“关中收复,我大汉还于旧都了,这件事情晓卿做得太好了,朕一时太高兴了。”

马良忙道:“陛下还是要先保重身体,医师说陛下不宜大喜大悲,此事臣也是与诸多同僚商议之后才决定告诉陛下,不然的话,臣情愿再瞒一段时间,否则怕陛下大喜伤了身体。”

“诶。”

刘备苍老的脸上露出笑容道:“此等大喜之事,又怎么会伤了朕的身体呢?只会令朕精神更加矍铄才是,现在咱们重新夺回了旧都,振奋了人心,朕收复天下,三兴炎汉之愿,又更进一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如今天下我们已夺回三分之二,只剩下河南河北山东淮南并州以及幽燕,陛下三兴大汉,指日可待矣。”

“最近淮南方向大将军也正在勐攻合肥,曹休害怕合肥有失,驰援去了,大将军几次与曹休交战,都占据了上风,也许用不了多久,淮南等地也要光复。”

众人纷纷上前拱手向刘备贺喜。

只因这一仗太振奋人心。

攻下长安给刘备集团带来的远远不是打通武关关隘,或者占据一个方圆千里荒无人烟的关中那么简单。

中华民族不是称周人、秦人,而是称汉人,就是因为在秦以前,华夏大地并未一统。

秦末之乱,也是六国王室子孙贵族打着复辟六国的旗号,发动的叛乱。

后世有人觉得秦始皇是暴君,刘邦就是个老流氓,他们都不是什么好皇帝,没有后来开国皇帝那么伟大。

然而事实上秦始皇与刘邦的功绩在华夏历史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哪怕是后来的刘秀、李世民、朱元章,在大功绩上,都远比不上他们。

因为如果不是他们两个人的话,那么泱泱中国就不是持续不断的大一统王朝,而是像欧洲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