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出乎预料(1 / 2)

帝国争霸 闪烁 2460 字 5个月前

去机场迎接白华伟与李天凌的不止丁镇南与刘尊山,还有侯晨晟与付卫民,以及主要的参谋军官。

当然,肯定少不了巴军高级将领。

这也表明,巴特方面早就收到了白华伟与李天凌来卡拉港的消息。

正是如此,巴铁南部战区总司令在当天晚上举办了宴会,为远道而来的白华伟与李天凌接风洗尘。

其实,留在卡拉港的只有白华伟,李天凌只是顺道,随后就要去伊堡。

按照安排,李天凌的正式职务是:东方联军南方次大陆战场航空兵临代总司令。

这个“南方次大陆战场”暂时只有西北战场与西南战场,东部战场与南部战场仍然独立运作。

要说的话,这么安排仍然是在解决指挥层面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上面派遣李天凌过来的首要目的。

以李天凌的影响力,巴铁军方必然会有所忌惮,因此在指挥权限的问题上,自然会做出适当让步。

当然,落到根本上,依然跟核心利益有关。

至于什么设宴款待,不过是礼仪所需。

再说,宴会的才要确实不合胃口。

结果就是,在礼貌性的应酬一番之后,丁镇南他们就返回前线司令部,而且另外摆上了一桌。

其实,大家都没啥胃口,只是确实都饿了。

在回司令部的路上,丁镇南跟白华伟同车,还从白华伟那里获知,李天凌此行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联合指挥机构。

显然,东方集团的内部矛盾已经浮上水面。

至于具体原因,白华伟只提到了一点。巴铁方面至今都不肯在联合作战的指挥全权上做出必要的让步,坚持按照战前达成的协议,即西北战场的作战行动由巴军主导,帝国军队只负责协助。

要是这样,意味着第二十四机步师与第三十三步兵师都得听从巴军的指挥。

只是如此,问题还不大。

不管由谁指挥,只要能击败敌人,那就是好事。

可问题是,按巴军奉行的那一套,未必能击败敌人。

之前已经提到,巴铁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之后,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加入了东方集团。

虽然在此之后,巴铁成为主要成员国之一,获得很高的地位,但是在至关重要的国防建设上,巴铁一直跟其他成员国不一样,不但保持着很高的独立性,还坚持奉行以本土安全为首的基本战略。

以当时的局面,这确实无可厚非。

联系帝国本土与巴铁的西北铁路,在新历148年才通车,而在此之前,联系双方的只是一条在冬季会冰封,而且极易遭到破坏的高原公路。关键是,这条高原公路的通行能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战略运输。

至于战略空运,在大规模战争当中就只能用来应急。

可见,在西北铁路通车之前,帝国提供给巴铁的援助主要走海运。

问题就在这里。

虽然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别说在平时,即便在战时,也肯定能够确保到巴铁的海运航线畅通无阻,但是帝国海军没办法阻止敌人用水雷封锁巴铁的港口,更加无法阻止敌人切断从卡拉港到伊堡的铁路线。

即便到了现在,在卡拉港与伊堡之间,也只有一条铁路!

要命的是,这条铁路多次跨越梵罗河,在北部路段还有很多隧道,因此在战时很容易被敌人切断。

其实,即便是公路也有类似问题。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巴铁的战略交通线非常的脆弱,而且梁夏帝国的援助未必能够产生实质效果。

正是如此,巴铁才会把重兵放在本土北部,防御部署始终都以伊堡为中心。

即便在西北铁路通车后,巴铁依然没有对基本战略做出调整。

理由也很简单:西北铁路还只是单线铁路,年运力还不到2000万吨,要在二期工程完工后才能达到设计的5000万吨。即便按照最为理想的情况,都要到新历160年之后才有望完工。

此外,每年5000万吨的运力根本算不上充足。

按照在新历149年修订的最新版作战计划,在战争的第一年,算上参战的部队,帝国需要向巴铁输送6000万吨物资,如果在第一年就发起大规模反击,运往巴特的物资至少都还要增加2000万吨。算下来,西北铁路的运力,仅仅相当于实际所需运力的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另外的物资依然得走海运。

因为大部分物资送往卡拉港,所以巴铁当局无路如何都得以伊堡为重,而且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此外,西北铁路的战略价值就摆在那,肯定是敌方重点打击目标,也就需要投入大量兵力来保护这条铁路。

如此一来,就更加得以本土北部地区为重。

不过,这只是摆到台面上的理由。

在根本上,依然是利益之争。

前面就提到过,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特别是在东方集团的地位,巴铁当局不希望过分的削弱梵罗国。

为此,在针对梵罗国的作战行动当中,巴铁自然会有所保留。

正是如此,过去拟定的针对梵罗国的战略计划,前期都是抵挡梵军的进攻,在稳住战线之后发起反攻,而反攻的最终目的只是夺回被梵罗国控制的克邦南部地区,然后就得坐下来跟梵罗国谈判。

就算爆发全球大战,也要在占领克邦南部地区之后转攻为守。

理由就是,需要花时间完成战争动员,而在此之前,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攻占与控制梵罗国的其他地区。很明显,按照巴铁当局的盘算,如果大战在完成动员之前结束,自然是再好不过,哪怕到时候战争还没结束,也可以另想办法。拖上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总比立即发动战略进攻好得多。

只要搞明白这一点,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顶住梵军的进攻,稳住战线后,巴军没有立即发起反击了。

当然,巴铁当局给出的理由却是,正在按计划为攻打克邦南部地区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