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外交斡旋1(1 / 2)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21 字 4个月前

李思明正在跟老宋召开一个小型会议,商议着一些国家财政大事。

现在中国的财政运转模式就是,各地将应交纳的税款统一存入中央银行设在各地的分行,然后国家根据财政预算从总行提款,一笔笔的花出去。如果财政预算花光了,税款还没有交上来,就先从银行那边预支,等税收上来了再还给银行,顺便交纳百分之二左右的利息,毕竟银行也是要吃饭的。

除开税款之外,国家能动用的资金还包括一部分的居民储蓄。几年发展下来,许多老百姓手里都有了一些余钱,而中国人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大多数人手里有余钱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存到银行里。银行得到了存款之后得从里面拿出十分之一以上上交中央银行,免得他们一激动,把这些钱全拿去放贷了。放贷倒不是什么大事,银行就是靠放贷收利息赚钱的,但并不是每一笔贷款都能收回来,要是无节制的放贷却又有很多贷款收不回来,形成坏账、死账,经济再出现一点波动,老百姓从银行里取钱应急,而银行却拿不出钱来,那可就完蛋了。上交中央银行的这一部分钱算是压舱石,要是碰到经济危机,就由中央银行将这些钱拨下去返还给各银行,银行拿到这些钱是降低贷款门槛也好,应付储户挤提也罢,手里终究是有弹药的,不至于关门倒闭。

这个过程被称为放水。

这部分钱银行在平时是不能动的,但国家可以,因为银行永远也用不着担心国家还不上债。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财政状况并不算好。某个败家的玩意儿一声令下,全国的厘金、人头税、盐税啥的都给取消了,税源大大减少。按老宋计算,光是免除盐税这一项就让国家每年失去了近亿元的税收,这还是保守估计了。农业税啥的也大大降低,而且是直接征收粮食,不收钱,换句话说,国家得把粮食卖出去了才有钱,这就让很多管这一块的人叫苦连天了。粮食真的不好卖啊,英国、法国、俄国……一个个都是粮食巨头,中国哪里斗得过他们!每年都有大量粮食积压在粮库里卖不出去,这意味着农业税大幅缩水。当然,老百姓是很欢迎这项政策的,这意味着他们不必担心粮价波动。以前交税直接交银子,他们得先把粮食卖了才能换钱交税,每到粮食收获季节,粮价就会大跳水,平时卖掉一石粮食能换到的钱现在要卖掉三四石才行了。而等到他们交完税了,粮价又会慢慢涨回去,一来一回,韭菜根都给刨光了。

老百姓欢迎是一码事,税源大减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中国最主要的税源就是商税和海关税,以及一些被国家垄断的行业交上来的重税。比如说烟草行业,百分之九十几的利润都要作为税收上交,堪称是被压榨得最狠的行业。这些税收是不足以应对那庞大的财政开支的,所以现在中国的财政一路飘红,都快红得发紫了。

老宋说:“贤婿啊,你看看你看看,你上台这三年,财政赤字就达到惊人的一亿两千万元了!再这样下去会很危险的,你是不是该想想办法降低赤字了?”

李思明撇撇嘴:“才一亿两千万元?”

老宋噎了一下:“才一亿两千万元?你知道现在国家一年的税收才多少钱吗?不到五亿元!按照财政赤字这样的递增速度,不出三年就要扩大到五亿元了,到时候全国官员、公务人员、军队不吃不喝,辛辛苦苦熬一年都不够填这个窟窿的!”

李思明说:“我们的税收也在不断增加,不是吗?”

老宋说:“快别提这个了,提起这个我就来气!你说你,把那些厘金卡全部取消干嘛?你知道一个厘金卡一年能收多少厘金吗?还有,你搞出的这个是什么见鬼的农业税政策?只征收粮食不收钱,你知道要把那些粮食收上来送进粮食得花多少成本吗?你知道要把这些粮食卖掉得费多大的劲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前朝,直接收钱呢?”

李思明说:“因为农民很难拿得出钱啊!”

老宋说:“他们难不难关你屁事!”

李思明说:“他们把我推上这个位置,是希望我能让他们过得好一点,而不是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更糟的……这是我的责任。”

老宋想骂娘,却又骂不出来,狠狠的说:“行,你伟大,你是圣人,行了吧?这个窟窿你想办法填好了!”

顿了顿,警告他:“我警告你,别打商税的主意,商税已经很重了!”

商税确实不轻,尤其是轻工业产品,那真的是岂有此理,一件产品七成以上的利润都得拿去交税。更加岂有此理的是,这家伙把物价钉得死死的,企业肯定能赚钱,但赚得并不多,说白了就是逼着企业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至于囤着商品不卖以抬高价格……警察分分钟上门请你喝茶!全国商人让他这套政策给整得七窍生烟,当面不敢吱声,但背地里几乎没有不骂娘的。好在这家伙并不是光收钱不办事,商人和企业家见治安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利,而且做生意的时候最害怕的吃拿卡要基本上都没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也就勉强平息了怒火,埋头苦干……薄利多销是吧?爷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拼命爆产能,终归也是能赚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