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临近除夕,这是张昭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七个年头,此时已经是后晋天福三年,公元九三八年。
这一年徐知诰改名李升,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石敬瑭正式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耶律德光诏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
而还有四年,儿皇帝石敬瑭就要在屈辱中抑郁而死,神州大地的大变乱,也将开始。
身在凉州的张昭,也刚刚完成了对于所有河西陇右唐儿来说,最重要的伟业,一统河西凉州十七州。
后晋派来的天使卢导和刘涛也已经返回中原,只等张昭与石敬瑭谈判完毕,少了成、武、秦三州,但是多了尹、西、会、原四州的河西陇右十八州户籍图册,就将交到中原朝廷手中。
自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张昭曾祖父张义潮起兵推翻吐蕃暴政以来。
九十年中,河西陇右唐儿,几经波折,最终得以回归故国的大义,就要在张昭手里完成了。
这也是哪怕石敬瑭是毫无廉耻的儿皇帝,张昭还是要遵奉中原朝廷的原因,河西陇右归国,是各族人,特别是唐儿后裔心中的执念。
沙州张家以此起家,以此凝聚人心,哪怕是张昭这样的穿越者,也得依靠这条大义来凝聚、领导麾下各族。
他张昭遵奉的,不是石敬瑭这个儿皇帝,而是中原朝廷,是大义名分和回归故国的决心,至于皇位上坐的是谁,并不是那么重要。
张昭现在给自己打造的人设,就不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而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国家忠臣。
当然,作为一个忠臣,以河西陇右十八州归国,是忠诚于国家的具体体现。
那么上书面刺君王之过,那也是张昭这个大忠臣的职责。
于是,就在石敬瑭正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同时,张昭上了一封言辞恳切但情绪激烈的奏疏。
张昭在奏疏中表示,‘契丹,昔年乃中原大朝臣子,今虽骤得强盛,但仍是蛮夷,燕云十六州国家根本之地,万万不可交给契丹。
奉耶律德光为父,乃大家(石敬瑭)私事,割让燕云十六州,则是公事。
臣武威郡王,河西陇右节度大使万万不敢苟同此出卖领土之事,望大家收回成命。
若是契丹人以武力相威胁,臣愿提河西陇右十万精兵,出河套尊王攘夷!
此奏疏一出,天下响应,后晋之中,安重荣,刘知远,杨光远等实权派纷纷落井下石,都说要尊王攘夷。
这一来把石敬瑭脸都给搞绿了,只能赶紧让刘知远外出为许州节度使,将女儿长安公主嫁给杨光远的儿子杨承祚来安抚。
对于言辞和行动最激烈的安重荣则一边安抚,一边准备讨伐。
而后晋之外,后蜀孟昶、南唐李升、吴越钱元瓘都乘机上书或者投书给石敬瑭,言明反对割让燕云十六州。
这使得石敬瑭极为被动和难堪,历数中原天子,哪怕就是晋惠帝那样的痴傻之君,也没被人如此看不起过。
但事已至此,契丹实际上早就分步占据或者笼络到了燕云十六州的豪强实力派,石敬瑭答应或是不答应,都已经于事无补。
这一年,中原王朝第一次失去了燕山和阴山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屏障,河北之地门户大开。
曾经出过魏博牙兵和银枪效节都的强藩之地,开始频繁面对草原骑兵,再也不复昔日强盛。
。
。
东京大宁宫中,焦头烂额的石敬瑭和桑维翰等人正在商议。
这刘知远和杨光远安抚下去了,安重荣也做了两手准备。
后蜀、南唐纯粹就是来拿石敬瑭刷声望的,暂时可以不理会。
至于吴越国的钱元瓘,也好处理,吴越实力相比其他藩镇要弱一些,自钱缪始,都卑事中原朝廷,并未独立建国,而是如同张昭这样,遵奉中原为主。
钱元瓘此次上书所求也很简单,昔年后唐时,因为使节问题,后唐朝廷和吴越有些摩擦。
虽然后来安重诲被诛,后唐朝廷把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等实虚官职都还给了钱缪。
但钱缪薨逝后,钱元瓘并未在后晋得到这些官职。
于是石敬瑭立刻让桑维翰命人拟旨,晋封钱元瓘为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元帅等职位,并派天使上门安抚,当就可平息。
但是最后,到了张昭这里,石敬瑭和桑维翰、石重贵等一批石敬瑭心腹,都不知道怎么处置好了。
因为张昭除了这封反对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奏疏以外,还提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以瓜沙尹西甘肃凉兰鄯河岷廓渭桃叠秦会原十八州归国。
另一件是李圣天将以安西于阗、疏勒、碎叶、宁远四地,百万生民,万里疆土请封的事情。
这两件事,对于石敬瑭的诱惑,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出卖燕云十六州,天下都看不起他,但如果能有河西陇右十八州归国和安西于阗请封两件事,可以转移视线的同时,极大增强他的声望。
但同时,张昭的胃口也大得很,第一个就是河西陇右十八州归国中,张昭带上了秦州。
要知道秦州虽然属于原本的陇右节度使,但目前是中原朝廷掌握之地,康福就是秦州雄武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