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马射线 第261章 要去火星(1 / 2)

巴罗登决定,这一次他要把所有的钻杆都钻下去,钻到钻机钻不动为止,如果还是没有水,他就返回。

他开始向下钻,两个小时候后,他把所有的钻杆都钻进了岩石里,已经二十八米了。

他绝望地开始向上拔出钻杆,他想把钻杆收起来,然后就开始返回。

等他拔出了最后一节钻杆,准备把钻杆放在火星车上时,他在钻杆端部看见了一些白色的东西。

他的大脑“嗡”的一声,“难道这是水?”

他顾不了许多,把面罩摘下来,用手指捏了一点那带着碎石的白色结晶物体塞进了嘴里。

一股清凉在他的舌尖蔓延开。

“是水!”

他急忙把钻杆端部仅有的一些白色物体用一个纸袋子装好。

他开始快速地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因为现在返回说不定还来得及。

钻机就扔在这里吧,如果这真是水的话,基地肯定都会搬到这里来。

他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开着火星车往回赶。

不过,他在开到还有最后十公里的时候,还是没有氧气了。

他拿出对讲机开始呼叫基地来救他。

半个小时之后,基地的救援车来了,他已经被憋得快要昏过去了。

第二天,基地出动了五辆车组成了一个车队,要去峡谷看看,到底是不是水源,规模大不大。

经过几天的勘测,大家确信,巴罗登找到的这个水源规模很大,冰层很厚,厚度超过几百米。

于是,火开联决定把基地搬到巴罗登发现的峡谷,而且把这个峡谷命名为巴罗登大峡谷。

在火星找到水源的消息很快便在地球传开了。

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规模开发火星具备了基本条件。

因为大规模开发火星的几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氧气、气压、水。

现在白天的温度已经可以忍受了,气压虽然低一些,但也能忍受。

水源也找到了,现在就差氧气了。

不过解决氧气的办法有很多,最差的结果就是一直带着氧气面罩,虽然很不舒服,但是也勉强可以忍受。

……

于洪洲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从事伽马射线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

他发现伽马射线在与太阳风发生碰撞后,会产生紫外线辐射。

他在听说了各国公布的伽马射线灾难后,他便开始用他特制的紫外线雷达,对伽马射线超强的那个空域的紫外线进行观测。

他确实看到了一个弧形地带,持续地向外辐射紫外线。

因此他确信,在那个区域确实存在持续的超强伽马射线。

但是为什么华夏国公布的数据与别的国家公布的数据相差那么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