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还是明君,很多历史粉都各执一词。
论其功绩,杨广有着不可忽视的建树,甚至可说是一位雄才大略与远见卓识的帝王。
别的不说,单单把自己的年号取名为“大业”,就可见其雄心壮志。
然后他做的一些事确实是有远见卓识的。
首先,他完善了老爹杨坚的科举制度,并进一步创立进士科,可谓开启了科举制度的新纪元,直接打破魏晋以来士族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为天下的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通道。
科举取士,公平公正,让更多有才能但是没背景的读书人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单从这一点看,绝对的明君所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杨广下令开凿大运河。
这条贯通南北的人工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古代不比现代,有了这条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华夏南北经济的交流,使得南方的物资能够便捷地运往北方,北方的文化与技术也得以在南方传播。
这条运河极大的加强了的南北的联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隋代没享福,却成为了后世历代王朝经济繁荣的基础。
然而,在沈愈看来,杨广的过错同样显着且致命。
他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无数青壮年男子被征调入伍,背井离乡,导致田园荒芜,这一点完全没必要。
想打可以,但是可以分成很多年,更可以让自己的子孙去完成。
另外,为了营建东都洛阳,他又动用了海量的人力物力,无数百姓被迫无奈地投身于繁重的劳役之中,既无法安心耕种土地,又难以从事正常的手工业生产,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被严重打乱,这一点更不是明君所为。
甚至纯属吃饱了撑的。
你皇帝睡觉也不过一张床,折腾这些作甚?
综合而言,杨广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明君的睿智与果敢,而在另一些方面却又因急功近利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暴露出昏君的鲁莽与短视。
但有一点可以确凿无疑地确定,杨广确实极具能力!
不然的话,以隋文帝杨坚的英明睿智,断不会轻易地把皇位传给他。
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建立隋朝,统一南北,其对继承人的选择必定经过了深思熟虑与多方面的考量,杨广能够脱颖而出,足以证明他在当时具备了让杨坚认可的才能与潜力。
至于后世所诟病的杨广声色犬马,生活极度奢靡,沈愈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纯属人们总是习惯性地用现代人的想法去考量古人。
在古代,人们秉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
天子受命于天,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地上的一切他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去管辖。
或者说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都是天子的领土。
天子富有四海,所有的一切财富与资源在名义上皆归天子所有。
既然杨广身为天子,那么在自己广袤的领土范围内出去游览一下,从当时的观念来看,其实也并无太大不妥之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每次出行都耗费巨额钱财,沿途各地为了接待他,不得不加重赋税,搜刮民脂民膏,这种情况确实客观存在,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但别的朝代的帝王也会屡次下江南,比如康熙,乾隆,都是不止一次的下江南,同样的也会浪费很多人力物力,但却有康乾盛世的美誉。
从这一点看,皇帝在自己的地盘上逛一逛,在古代来说,跟昏君不昏君不是必然的关系。
只要能在别的地方把人和事掌控住,出去玩玩,其实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