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清朝初年,玉米和红薯在四川的大面积推广,这种局面得到迅速改观。乾隆48年(公元1724年),全省人口就已经有了人。到了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四川人口总计居然达到了人,超过了之前历朝历代的人口总和之数。
杨凡在给秦良玉代理权和配额的同时,也要求她在西南推广玉米和红薯。每一个来买盐、布匹、铁器的客户,必须搭着购买红薯和玉米、土豆的种子。这些东西和进货一起整船的运给秦
良玉。
其实,免费赠送也是送的起的,杨凡的领地上有两万亩地用来育种。但是,没花钱来的,人就不会珍惜。说不定半路上喂马了,扔了,吃了都有可能。所以,必须采取这样的霸王条款,强制川人购买。
玉米和红薯的广泛种植,粮食产量就会大幅度提高了。为百业兴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粮食基础,使更多的人力和土地,得以投入到其他副业生产和经济作物的栽培中去。
杨凡相信只要大力推广,四川就会出现了农村副业兴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手工业工厂不断出现,商品经济活跃的局面。
市场中,交易的生猪,酒类等商品,也与苞谷和红苕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是它们的副产品。
所以苞谷和红苕对西南三省的农业兴旺,以及对商品经济的活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西南来说,可以说是一次「绿色革命」也不为过。
这次「革命」使广袤贫瘠,气候不好,灌溉不利的山区和丘陵得以开发利用,从而大规模的扩大了粮食的生产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缓了自然灾害对人口增长的威胁,使人口在不断扩大的基数上一浪高一浪的发展。
现在世界这么大,需要以亿计数的人口去填补占领区。杨凡需要把大明的人口迁移出去,去欧亚草原带,去东欧、去美洲、澳洲、非洲。现在大明的两万万人口看着多,其实也是不够用的。
这个时代的百姓,不用督促,就会多生孩子,因为农业社会想富裕,一个是要有土地,第二要有劳动力。杨凡只要给他们分地,他们就会拼命生孩子。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孩子是赚钱的。
这和现代有极大的不同,现在养孩子是消费者,而不是家庭的生产者。孩子长大就单飞了。父母是纯粹的干赔钱。而这个时代,禁止分家,聚族而居。共同生产生活。子女做生产者躲过消费者。所以,特别有动力增加人口。
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只要能耕种农作物,就能扎下根来。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子孙繁衍。只要我们能一直在耕种,就会把土地牢牢地占据住。
不出几代人,杨凡新的领地就会变得和大明的十八省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在码头的关系,李哈儿和他的两个儿子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朝天门新开的秦记商栈,开业的消息。听说,今日开业大吉,食盐半价出售不限量。
这个消息顿时震惊了整个重庆城。秦记还没有开门,整条街就已经拥挤的人山人海了。
百姓们兴奋的议论着。都说秦将军是个大善人,好官儿。肯半价卖给你盐巴,这是多大的善心啊。好多人,都打算多买些,存起来,将来作为聘礼给儿子娶媳妇。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