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书生误国,如何打输一场必胜的战争。(2 / 2)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但是书读傻了的朱允炆采用的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建文帝刚登基,八月就拿周王开刀,废为庶人,徙云贵”

“十一月派人监视燕王朱棣。”

“次年二月解除诸位王爷的文武权力。”

“四月逼得湘王全家自焚,时年不过29岁,废黜齐王、代王。”

“六月,废黜岷王为庶人,徙漳州。”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这短短几个字眼中几乎要滴出血来。

“这些都是你的亲叔叔,你怎么能!”

看向朱棣的眼神也第一变得和善了起来。感情这都是被逼得。

此刻朱标却是面色阴沉至极,这些可都是他的血亲弟弟,诸多藩王都是朱标一手带大。

长兄如父,朱标和他们的感情甚至比老朱还要深些。

朱标拱手道:“父皇,容儿臣先行告退。”

朱元璋开口道:“孩子还小,留口气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虽然朱允炆早期的动作十分顺利,但其实都是吃老朱留下来的红利。”

“毕竟老朱为了给孙子铺路,拔掉了所有的刺头。”

“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子对自己的亲叔叔们是丝毫不留情面。”

“朱允炆这边全是博学鸿儒,而反观朱棣那边,却全都是草台班子。”

“尤其是关键的黑衣军师——一代妖僧姚广孝。”

“毕竟华夏历史上你很难再找到一个以造反为目标的大和尚。”

“但是此刻即使朱棣造反也需要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大明。”

“更何况是朱元璋留下来的开国百战精锐。”

“朱棣的胜率怎么看都只有百分之一。”

“但是朱允炆的三个读人数智囊只能说是昏招频出。”

“先是放跑了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

“又给朱棣套了个‘勿使我负杀叔之名的’免死金牌。”

“如果这些都是不影响大局的小问题的话。”

“真正要了建文皇帝命的是这个叫黄子澄的家伙。”

“即使是只有三个人的小团队,读书人也是各有各的心思。”

“刚与燕王交上手,黄子澄就开始琢磨着谁才是削藩大业中的首功。”

“为了增加自己的功绩,黄子澄向朱允炆推荐了李景隆为主帅。”

“在他的想象中,自己因为推荐有功在削藩大业完成之后,既卖了武将派李景隆面子,自己也是文臣之首。”

“这不就文武合一天下无敌了?”

“可偏偏黄子澄就没有个识人之明。”

“李景隆就是个草包,攻打北平一战,大将瞿能眼看就要破城,李景隆因为贪功下令收兵。”

“郑坝村之战,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被朱棣的八万燕军打的找不到北。”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更是弃众而逃。”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李文忠看着天幕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口中念到,犬子身为主帅,弃众而逃,臣甘愿受罚。”

朱元璋却是神色黯然摆摆手道:“这都是他们以后的事儿了,咱们也操不了那个心了。”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连续的溃败让朱允炆的士气一再低落。甚至连黄子澄都上书要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

“其实到了此刻,只要朱允炆能够下手杀了李景隆,之前的问题就都还能来得及。”

“朱棣依然胜算渺茫。”

“就算是朱棣兵临金陵城下,背后还有铁铉几十万的勤王大军。”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朱允炆又想起书上的以德报怨、知耻而后勇、一鸣惊人等等典故。”

“结果李景隆丝毫没有理会朱允炆的良苦用心,”

“前脚刚谢了朱允炆的不杀之恩,后脚就开门迎了燕王进京。”

“朱允炆也最终下落成谜,成为了千古谜案。”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对着朱棣说道:

“允炆这孩子真的不太适合当皇帝,”

“这以后的事情你看着办吧。”

——李景隆和朱棣是发小,我觉得李景隆演了朱允炆。

——要不是这样,也少了个封狼居胥的永乐大帝。

——老朱杀人还要编个由头呢,朱允炆就直接硬来啊。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宫斗?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