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报价和两个电话(1 / 2)

刘周是直接写剧本,没有将《饥饿游戏》的写出来。

虽说《饥饿游戏》的在北美非常的畅销,但是同一个故事,刘周来写的话,不一定会像原版那样受欢迎。

东西方的阅读习惯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而且刘周也懒得去写,他现在的时间,也比当初时候宝贵多了。

刘周花了一周的时间,将剧本写了出来,然后去做了注册备案。

写完剧本,刘周刚准备去多伦多陪张桐和孩子的,但此时接到了安东尼.爱德华兹的电话。

“安东尼,是有好消息了吗?”

“刘,遇到了点麻烦,事情没想象那么顺利。”

“什么麻烦?是他们不想卖了还是有竞争对手了?”

“都不是,是价格谈不拢。”

“怎么回事?”

“刘,我觉得你可以过来一趟。”

“ok,我现在过来。”

过完电话,刘周也起身前往纽约。

顶峰娱乐的总部是在纽约,洛杉矶这边只是他们的制片部门。

其实好莱坞有不少电影公司的总部都是在纽约。

来到纽约之后,刘周总算了解到具体的情况。

最主要的分歧,其实还是在《暮光之城》这部电影上。

顶峰娱乐是于1993年创办的,创始人有三个,分别是帕特里克-瓦伯格,鲍勃-海沃德和大卫-格瑞特。

其中帕特里克.瓦伯格出身华尔街,也是顶峰娱乐的主要出资人,所以占有公司最多的股份,高达42%。

而鲍勃-海沃德和大卫-格瑞特都是好莱坞的资深制片人,懂得制作电影和好莱坞的规则,两人均分了剩下的股份,每人29%。

刚开始三人的心气很高,不想小打小闹,瞄准和顶级巨星合作。

在九十年代的好莱坞,被称为是巨星时代,当时的好莱坞巨星拥有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

不过对于这样的初创公司,好莱坞巨星显然是瞧不太上的,除了用钱砸。

虽说公司刚成立,三人凑了点钱,但是显然不足以支撑运作一部大制作。

所以在碰壁一番之后,三人也脚踏实地,从制作小成本和发行独立电影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

一个懂经营,两个懂制作,三人紧密的合作,迅速让顶峰娱乐发展起来,成为好莱坞二线知名的电影公司。

在公司赚钱后,三人也开始了多元化的投资,更何况合作伙伴里有一个人本身就出身华尔街。

刚开始形势一片良好,电影公司在源源不断地挣钱,其他投资也在增值。

但是谁也没想到,一场金融危机,不仅让他们的投资打了水漂,也让顶峰娱乐的发展陷入困境。

目前各行各业都一片哀嚎,根本就没有融资渠道了,甚至之前确定好的电影投资,人家也准备撤资。

在好莱坞,是很少全部用自己的钱来投资电影的。

一般都是有什么项目,电影公司会投一点,然后剩下的资金都会去找其他机构或者个人进行融资。

好莱坞七大几乎所有项目都是这样操作的,包括他们重点的系列电影也是如此。

只不过投资他们的重点项目,只有票房分成,后续的版权的利润就和你无关了。

比如后世万达收购的传奇影业,它是不制作电影的,主要就是投资好莱坞七大的一些重点项目。

它更像是一家影视投资公司,而不是一家制作公司。

好莱坞七大的一些重点系列电影,一般人还无法参与,因为这项投资,风险极低。

除非实在拍得太烂,不然一般这样的系列电影很少会扑街的。

这种情况下,好莱坞七大就不好坑人了,票房都是比较透明的。

其实好莱坞也不是经常坑人,不然一直无利可图的话,这样的影视投资机构也不会越来越多。

而对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而言,他们也需要这样的投资机构。

这能够一举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而且还能够让电影公司开发更多的项目。

项目成功了,最多就是分些票房给那些投资机构而已,后续利润的大头还是自己的。

项目失败了,那是投资人亏了,电影公司不会亏。

发行费、后续的版权开发等等可以回本,电影公司投资的也不多,因此很大可能还能够盈利。

所以风险是那些投资机构担了,而他们永远是稳赚不赔。

顶峰娱乐当然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制作电影,但现在好莱坞的影视投资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也没钱了,也导致公司近乎停摆。

如果是以前,三位创始人还可以自己往公司里投点钱,还能够让公司继续运转。

但现在,他们都自身难保,更别说再往公司里投钱了。

所以他们不得不忍痛将顶峰娱乐卖掉,不然他们个人都会破产,到时候就不是他们来卖了,而是银行会直接收走他们的公司进行拍卖。

那样的话,顶峰娱乐很大可能是会被贱卖,他们将一无所有。

自己主动出售的话,可能还能多卖点钱,到时候自己还能留点,不至于流落街头。

金融危机就是这么残酷,可能前一天还是百万乃至千万富豪,后一天就变成穷光蛋。

对于有人主动过来接触想要收购顶峰娱乐,他们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顶峰娱乐虽然不错,但是他们还是担心会卖不出去。

本以为是外行人来收购,可以宰他们一笔,但是没想到对方也有懂行的,只好熄了宰人的心思。

但是自己熄了宰人的心思,没想到对面居然狠狠地给自己砍了一刀,给出的报价,实在太难让人接受了。

“刘,顶峰娱乐在正常情况下的话,价值起码值三个亿,但是现在特殊时期,价值肯定是不可能这么高的。

我给出的报价是1.5亿,对方一口拒绝了,这些天,我将价格渐渐提升到了1.8亿,但是对方还是不肯。

他们坚持2.5亿的报价,因为他们似乎对于《暮光之城》很有信心,觉得这部电影有可能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