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来晚了(2 / 2)

年轻时,她受苦了,现在悔过也无用,人走了之后,也不过是黄土一把。

他的声音带着沉痛和愧疚,缓缓吐出几字:“嗚呼!與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棄我而先。”

说完后便吐出一大口鲜血,倒在了地上。

众人兵荒马乱的,把人扶到了屋内的床上。

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众人都生怕苏洵一时想不开,留得一人,在屋内一直开导着他。

直到夜幕降临,亲戚都已远去,他才缓过来心神。

屋内,只剩下他们一家人守灵。

苏洵坐在用草编织的蒲团上,一直望着灵堂的方向。

王弗拿出婆婆留的存钱匣子,和公公说了,婆婆最后让分家的话语。

打开匣子往里面一看,厚厚的一沓子,还有些碎银躺在角落。

沉甸甸的盒子,是程氏省吃俭用一生,存储出来的。

苏洵接过木匣,用白衣擦了擦手,数出了里面的银两。

五两碎银,四百二十六交子,他把银子一式两份,交给王弗,剩下一份给了陈圆圆。

从前他没有管过银钱的事情,只知道没了,就找夫人取,想到往后只剩自己一人,不由悲从心来。

两人推脱道:“我们不能收!”

哪有公公还在,就把钱先分给儿媳妇的道理。

只见苏洵含着泪,怒道:“这是你母亲,生前最后的嘱托,不要再推辞了!”

见王弗收下,陈圆圆也不好提拒绝,只能先放在荷包里,心想过段时间,再交给苏辙处理。

这会儿她看到几人那悲伤的神色,不知为何,心里也生起了阵阵涟漪。

苏轼苏辙尽管心痛万分,但面对母亲的离世,只能踉踉跄跄地,置办好母亲的丧礼。

七日停棺后,随着一声:“起棺入墓!”,唢呐哀乐声响。

长子苏轼,绕到棺木正前方,最后朝母亲深深叩首,次子苏辙紧随其后,两个儿媳在亲朋搀扶下拜别。

因风俗,夫妻之间不能送丧,苏洵扯住儿子的袖口,最后叮嘱道:“一定要好好安顿你母亲,在她左侧立上空碑,我过几年再去陪伴她。”

死同穴,是苏父给过程氏的承诺。

他们将母亲埋葬,整个过程充满沉重。

苏洵一人在家,看着空落落的屋子泪流满面。

时间过得真快,他仍记的少年时的程氏,那么好的一个女子,终究是为他蹉跎一生。

苏父躺在床上,很快因为伤心过度,以及长途奔波的劳累,病倒了。

两个儿子归来后,回屋安慰父亲。

所有的情绪都难以言表,压在心里,逝者已去,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生活。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