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县长抓鱼去了(1 / 2)

陈奇已经见过好几位官员了,大到京城领导,小到王大妈。而这位县长的姿态也很低,和气的像是邻居大爷,一一跟主创们握手。

“于海教练,久仰久仰!”

“李连结同志,全国冠军,如雷贯耳啊!”

“这位是计春华!”

“哎呀,也是面貌清奇,不同凡响!”

县长认识了一圈,笑道:“诸位莅临汲县,不胜荣幸,我作为东道主,得给我个表现的机会,晚上请大家吃顿便饭。当然了,全组我可请不起,就在场的几位同志。”

“那怎么好意思呢?”

“没关系没关系,那我们说定了,晚上我再来。”

县长没带什么人,身边就跟着一个秘书,衣衫整洁但老旧,眼镜腿用胶布缠着,一瞧就很穷。

这是80年代初内陆的普遍情况,沿海先开放的那一带又不一样,那边有三来一补企业,有港澳投资,有华侨捐款,还有走私……

陈奇见状,主动道:“机会难得,我们拍张大合照怎么样?”

“你们有照相机?”

县长眼睛一亮。

“我有一部,我去取!”

陈奇拿了照相机,给大家拍次序,李文化和县长站中间,李连结、龚雪分列左右,余下雁翼排开。他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对秘书道:“哪有洗照片的地方,麻烦跟我跑一趟,留几张算个纪念。”

然后又对县长道:“其实我们还有个不情之请,您能给我们提个字,写几句话就更好了。证明一下《太极》是在汲县拍摄的,并且有您的大力支持,日后人们提起来,也是一段影坛佳话。”

“小陈啊小陈,你瞧你这个话说的,我这……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县长满心欢喜,先带着秘书走了。

李文化凑过来,道:“喂喂,有点过了吧?”

“我们在人家地头做事,打好关系没错的,如果能让他调配几辆车过来,我们也轻松点不是?”

陈奇心里有数。

不要小瞧县长咧,我还想去河北某县取景呢……

经历了这个小插曲,到了下午,那位秘书又来了,陪陈奇去洗了照片,送来了一幅墨宝,还额外拿来了一份报纸,道:“伱们忙于拍摄,可能无暇顾及其他,领导特意让我跟您说两句。

这上面有篇文章,想请您看一看。”

“……”

陈奇一瞧,上面登了篇评论《庐山恋》的文章,顿时心里一跳,道:“我收下了,感谢你们的好意!”

“那不打扰了,晚上见!”

秘书见他懂了,便告辞离开。

陈奇蹬蹬蹬上楼,回到自己屋里,这才细看文章,眉毛拧着一直没松开,这文章主要提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庐山恋》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是群众的尾巴;一个是两党斗争乃历史误会,浴血四年的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误会!

前一个倒没什么,后一个有点严重,因为它政治解读了。

它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庐山恋》抹掉了两党的斗争史,为国党招魂。

“妈的!胡说八道!”

“断章取义!大扣帽子!谁特么说这年头没有营销号啊?”

陈奇一拍桌子,又看文章的作者,署名:赵保华。

“赵保华?”

他挠挠头,上辈子好像知道这个名字,但具体想不起来了,便拿着报纸去找李文化,李文化也吓一跳,道:“小陈,这文章批的不轻,你得回应啊,被戴上政治帽子就糟了!”

“您认识这个作者么?”

“我想想,我有点印象……”

李文化思索一番,道:“哦,他是长影厂的艺术办副主任和编辑,负责审查片子质量,也审审剧本,跟我们江主任差不多。”

“他有啥作品么?”

“好像没有。”

“行,我知道了!”

陈奇返回房间,努力从脑海深处挖掘记忆,终于想起来了。

赵保华,最早确实在长影厂,后来进京了,创办了一个《中国电影周报》,也开始写剧本。他作品不多,但与电影局领导们的关系很好,是专用的笔杆子。

1987年,就是他帮电影局设计了一句口号:“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