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一句话,千错万错都是宦官的错,皇帝不治罪宦官和宦官之后,而去整顿地方吏治,是舍本逐末,做无用功。
袁隗起先听到孔融歪曲他的观点,在心中暗骂,后来听孔融说了一圈又绕回了吏治,才又重新觉得孔融这人不错。
他这份奏书的重点在于当行宽仁的政策,治国德教为本,刑罚为末。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去逼地方谋反。
袁隗之所以上书,不正是害怕皇帝派人查完小吏查长吏,查完长吏,可不就是豪族了吗?
他要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提前把这一条路堵上。
孔融前面还只骂十常侍,后面骂的人覆盖范围可广了。
包括还在担任太子率更令的曹嵩。
身为宦官之后,曹嵩见到曹操前途无量,不用他多操心了之后,自己则日思夜想着再当一次三公。
太子率更令在职责上等同于光禄勋,可新君登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将光禄勋刘弘罢免换成他。
他在等光禄勋被换下来,那时,他就能顺理成章的重回九卿了。
孔融把他也归结进了天下不靖的原因里,他岂肯罢休?
曹操极得天子信重,曹嵩自己也当过三公,根本不带怕的。
在孔融说完,他带着气愤从坐席上跳了起来,指着孔融的鼻子大骂不止。
他也不和孔融讨论什么经典,仗着资历老,什么“不当人子”“老夫为国出力的时候你个竖子还不知在哪呢”云云。
与泼妇骂街没啥区别,一人便将朝堂充实地热闹无比。
曹嵩是第一个站出来打破朝堂中群臣对袁隗上书的附和的。
孔融长这么大,就算与人辩经辩出了火气,也没发生过这样的场景,实在缺乏应对的经验。
市井俚语他骂不出口,他指着曹嵩嚷道:“你年迈体衰,我不与你计较!”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倒像是提醒了曹嵩,他边骂边撸着袖子来到孔融面前,上去就是一拳。
但孔融到底年轻,曹嵩没能没有打中他。
但孔融避开了,他旁边的边让却大意了,没有闪。
从而避免了曹嵩不小心闪了自己的老腰。
孔融与边让虽狂,但曹嵩的年纪资历在这呢,他们只能躲闪避让,岂敢还手……
期间,又有好几个朝臣受了无妄之灾。
躲闪间,孔融不忘辩解道:“我原本骂的不是曹公,曹公何必自己找上门呢!”
曹嵩听罢,动作更快了。
他岂想找骂,只是为了找个理由当个第一罢了。
张温这时候总算坐不下去了,起身斥责道:“陛下在此,尔等在朝堂之中肆意妄为,成何体统!”
这时,终于踹到了孔融一脚的曹嵩像一只战斗胜利的公鸡,昂首挺胸地回到了自己的坐席。
见到群臣们因为曹嵩的打岔都不再说话了,刘辩开口了。
“司徒公老成谋国之言,百官应和,朕听来甚觉有理,岂有因言治罪的道理?”刘辩脸上甚至带了点笑容。
“至于城外屋自坏,许是年久失修,司徒公莫要轻言辞官,如今朝中事多,还要多仰仗司徒公呢!”
一直没说话的卢植听到刘辩话语中对袁隗的重视,对刘辩很有了解的他明白,坏事了。
他在这场朝会中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