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火器监自贾琮参与协理后,逐项事务推展得井井有条。
不仅在神京当地,成功收罗几位西夷才智之士,其中英吉利枪械师麻思朵,更是难得的专精人才。
打开了火器监收罗西夷名士的僵局。
贾琮虽只是七品官身,但已被赐直奏之权,入火器监协理几日后,就根据诸事筹谋所需,给嘉昭帝上书奏疏。
建议由神京工部协调金陵留都工部,在金陵、宁波、福州等口岸这地,加大与外海人员的沟通。
并按火药,枪炮,炼金,机关,冶炼等西夷格物分类之学,收罗外海人才,并在沿海各州官民书院中,加设格物学科,培养大周人才。
嘉昭帝知道贾琮对西洋火器十分熟悉,还能解释为其人才智出众,兼多奇思妙想,在金陵又有用火器围剿东瀛浪人的经历。
却不知他对西人格物杂学也如此了解。
在收到奏疏后,就将他传入宫中,询问他是何处知晓此类见闻。
或许这也是圣上希望的样子吧。
而太常寺少卿郑俨、礼部尚书郭佑昌等文官,见贾琮如此出众的文华种子,不在文官路途上生发,整日沉迷于匠业之务,不免有些失望。
查询中车司记录案牍之后,发现贾琮确实在宝应县上岸,呆了二三个时辰,原因是给生病的丫鬟抓药。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而在外人眼里,自己是荣国子弟,门庭深重,的确很少有知道这些东西的机会。
嘉昭帝城府深沉,猜忌心极重,而且心细如发,居然会问自己从何处得知西夷格物之法。
恪守祖制的旧党官员,纷纷上书称弱冠之子,妄言朝政,引西洋奇淫技巧,败坏士民风气云云。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德尔罗此人十分博学,尤其通晓西方格物杂学,自己所列的西夷格物分类之法,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
只是事后贾琮回想此事,心中总有些不寒而栗。
任何谎话,如果前面一半是真的,就非常容易取信他人,而且还是后面一半无从考证。
据贾琮说他上次去金陵办差,官船曾在宝应县停靠,他曾下船到宝应县抓药,偶然遇到一名叫德尔罗的西夷传教士。
而贾琮这一份奏疏,在朝堂上再次引起风波。
贾琮言与德尔罗交谈之后,思索西夷格物之学,与道家黄老之术、墨家机关之法有相通之处,求同存异之下,于强国方略必大有益处。
这才有了此份奏疏上的建言想法。
只是那密探记录了贾琮动向,当时只认为是小事,却不可能跟踪他上岸,他是否曾遇到个名叫德尔罗的西夷传教士,根本无从查询。
因当日贾琮和秦业去金陵乘坐的官船上,就安排有中车司密探。
……
贾琮这一份奏疏,虽弹劾反对言论不断,但嘉昭帝却在三日后下诏,神京工部协调金陵留都衙门依奏办理。
嘉昭帝历来思虑过重,不会只听贾琮一面之词,事后自然让中车司查探一番。
当日在去往金陵的官船上,如果不是五儿受了风寒生病,自己又恰巧在宝应上岸抓药,这才正好被他拿来搪塞应付。
不然皇帝突然问起此事,他真不知道怎么敷衍过去。
他在宝应县登岸,当时船上很多人都知道,嘉昭帝只要遣人一问便知,想来应该可以遮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