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惨败八里桥(1 / 2)

百年争战 路人四九 1473 字 1个月前

咸丰帝接曾胡勤王疏文,叹曰:此极合理,又极无理。朕非烽火戏诸侯,曾国藩看似大智若愚,实则小肚鸡肠;尔若剿除粤匪不力,进占安庆不得,朕再与尔计。肃卿以为,朕之通州兵力,可抗夷寇?

肃顺道:奴才细查,京营、察哈尔、直隶北部各镇之援军,已陆续抵达。其余援军,尚在途中。通州一带,共有兵将34000;其中,僧格林沁统兵20000,扼通州前路张家湾;瑞麟统兵8000,驻守通州;胜保统兵6000,扼通州后路定福庄。若拼刀箭盾矛,吾必胜之;然夷人长枪大炮,确也胜吾许多。

咸丰帝道:夷人通商逐利,粤逆诛族灭国,孰轻孰重,朕能不知!昨接江苏巡抚薛焕奏报,言与英法二夷合兵,已将粤逆逐出上海。南和北战,甚为荒谬。与英法夷人,还以抚局为要。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速至通州,再晤夷人,夷人所提款项,能让即让。另,僧格林沁,极具气势,僧卿在场,可扼夷猖獗之气,裨益抚局。江南粤匪依然肆虐,曾国藩、胡林翼,暂勿北上;然时局若危,必即启程。

1860年9月12日,清英法三方,于通州张家湾,再行协商。载垣理论再三,终接巴夏礼所提之全部款项。

和局落定,英方首席谈判代表巴夏礼如释重负,道:大事谋定,觐见贵国皇帝之三拜九叩,亦应废除。

载垣道:万难应允。

巴夏礼道:我乃英吉利国民,我等民众,觐见敝国女皇,亦不双膝下跪,况尔皇乎?

载垣道:此事关系大清国体,容吾禀奏吾皇;吾皇应允,阁下可依尔国之礼行事。

巴夏礼道:烦请速奏,鄙人静侯。

巴夏礼等别后,僧格林沁道:吾皇注定不允!兵戈必开!须即密疏吾皇驻辇热河,以避夷锋。

咸丰帝接奏,道:夷人得寸进尺,朕孰能忍!此判谈的拢即谈,谈不拢,兵戎相见!

肃顺道:即开兵戈,英法谋主巴夏礼等,务必羁留在通。此巴夏礼,绝非良人;此人曾任广州领事,祸粤经年。叶名琛深恨,曾以“生擒巴夏礼者,数万;杀毙者,数万”悬赏之。

奕忻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肃顺道:斩使以助威,羁留巴夏礼,夷人投鼠忌器,更利和谈。

咸丰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华夏大国,泱泱千载,岂能任蕞尔之邦,屑小夷徒,张牙舞爪,来去自如。巴夏礼、威妥玛等系夷人谋主,闻明常亦暗随在内,谈若不成,即著将各该夷及随从等,羁留在通,毋令折回,以杜奸计,他日战后议抚,再行放还。若不能羁禁巴夏礼等,令其全数返回河西,亦无不可,断不准去留任意,有碍战局。此谕绝密,速速密传僧格林沁、载垣等。另,僧格林沁亲王密疏,示朕驻辇热河,诸爱卿何意?

肃顺道:各省勤王之师未至,必作最坏之算。

军机大臣上行走、吏部右侍郎文祥道:奴才以为,吾皇启辇,攸关大局,恐动摇人心。且塞外无险可扼,我能往彼也能往,力持不可。

咸丰帝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坐镇京师,偕众家爱卿,共御夷匪。

是日退朝,懿贵妃私劝: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宗庙无主,恐为夷人踏毁。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永为后世之羞,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咸丰帝喔喔两声,不置可否。

9月17日,载垣召见巴夏礼,再议觐见一事。巴夏礼拒不行跪礼,载垣遂请僧格林沁出兵,将巴夏礼等,半途截击。

巴夏礼惊慌失措,急向恭亲王奕忻求助。

奕忻道:尔等兵临吾之城下,和书未订立之前,两军即为交战之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