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8章 我不着急(求双倍月票)(1 / 2)

郝运也不是单纯的想要吞并《士兵突击》这个项目,把八一制片拉上《团长》战船才是他的目的。

八一制片厂背景深厚,这种背景在商业上未必有用,毕竟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但是在“找爹”方面却更有优势。

所以,郝运接下来就是谈“找爹”的问题。

“我们这边有比较丰富的做项目经验,不至于会过不了审。”张迁不太能理解郝运的谨慎。

他2002年担任军旅题材剧《军歌嘹亮》制片人,今年拍摄的军旅爱情题材剧《幸福像花儿一样》也是他制片。

“不仅仅是过审的问题,还需要把控好内核立意,有了相关部门背书,也更容易得到电视台的青睐。”郝运给了这样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背书不是背诵书本上的内容,在政治上,背书一词用来表示为某人或某事允诺保证,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

用江湖话说,这个山头我罩着的,你们不能碰。

“那你想找哪個部门背书呢?”张迁倒不觉得这是多大的难事,只不过需要他去托关系走人情罢了。

“我目前在接触国防大学,想找重要人物帮忙,但是不太清楚哪位需要影视剧这东西妆点。”郝运从刘河平那边得到了提醒。

但是你身在局外,只能通过报纸新闻收集,肯定接触不到真正的信息。

“我明白了,我来打探。”

这种事情对郝运来说很困难,可张迁却没有什么压力,他办这件事的门路实在太多了。

郝运又和张迁聊了一下八一制片方投资《团长》的事情。

这个没法当面确定,因为张迁没那么大的权力,他也需要得到领导支持才能给郝运答复。

不过,肯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毕竟《团长》本身没有资金缺口,还能和《士兵突击》一起做来降低成本——服装武器不能通用,但是服装师和道具师团队可以通用啊,团队的组建也需要成本。

演员如果能够有通用的,这样直接签两部,就可以避免第一部火了之后,第二部面临的涨价问题。

宣传方面也有可以互动的地方。

所以,八一制片厂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他们确实很穷,但是一两百万这样的小额投资他们还是给得起。

两百万投资《士兵突击》,两百万投资《团长》,四百万投资两部军旅电视剧,这对八一制片厂来说实在是太划算了,但凡有一部出成绩,他们都可以拿去当业绩吹嘘一番。

正式谈完,郝运顺便和这三位沟通一下感情。

聊聊电视剧,聊聊军旅,在他有薅属性能力的情况下,那肯定是越聊越投机。

“可惜不知道几位最近在首都,还以为你们该去为电视剧勘景了呢,不然的话就邀请你们参加昨天的庆功宴了,可以遇到很多喜欢喝酒的朋友。”

郝运这纯粹就是客套话。

此前他和这三人没什么交集,顶多就是王顺溜被人家选中当男一号。

而且,你就算给了人家请帖,人家也未必会来。

郝运给了刘河平请帖,刘河平就没来,因为他这几天跟郝运聊了之后,就觉得很有写剧本的“灵感”。

“下次,等咱们的《士兵》和《团长》大获成功了,咱们也弄一个庆功宴。”康弘雷笑着说道。

这个难度不小,因为电视剧利润率有限,有30%就不错了。

哪来的钱搞《那些年》这种大场面。

“那必须的。”郝运也知道难,但是小规模的又不是不能搞。

如果他有什么电影又赚大钱了,完全可以和电影一起搞,弄个联合庆功宴,蹭好处这种事他最擅长。

“我大概的看了一下,这剧本写的真好啊!”

一直没有言语的蓝小龙,其实是在看《团长》剧本,虽然在极短的时间没法看完剧本,但至少可以看完那几页的故事梗概还有人物小传。

蓝小龙总觉得《团长》和他的《士兵突击》有一脉相承的感觉。

当然,他不会觉得郝运是抄袭。

因为两个剧本讲的是毫无相关的故事,在内核上也截然不同,顶多是在叙事风格和人物塑造的方法上有一些轻微的相似。

如果我写一个远征军的故事,大概也是这样写吧。

但是肯定没有郝运这写的这么成熟。

因此,更加惺惺相惜。

“蓝老师给点修改意见,咱们见面详细的聊一聊,到时候编剧就咱们俩,要是刘河平老师愿意,也可以留三个,哈哈~”

郝运并不太在意编剧署名的问题。

如果能够加个刘河平的名字,电视剧就实在太方便炒作了,电视台不仅更愿意买,还更愿意高价买呢。

不对,我加刘河平的名字,为什么要咨询他的意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