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舟几兄弟在外面应酬来宾,七寻姐妹三却不必如此,本来因为干活被撵,又不好闲坐着,才去村头接人的,这下有了四婶五婶,再加上小五奶奶,还有两个小女宝,总算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了。
四婶想着不好叫大嫂三嫂在厨房里头忙,她却坐着,便拉了五婶秦氏去帮忙,结果被大伯娘也给撵了出来,笑说她如今都是纺织工坊里的大管事了,跟她们这些乡下妇人凑一堆,弄得村里的小媳妇们不自在,且边上去吧。
年纪大的有和四婶相熟的,也笑说她有福不知享,自家大嫂子都发话了,还不趁机去躲个懒儿去?
至于五婶,这是个城里媳妇,自来和村里的妇人们并不熟,倒没人开她玩笑,四婶和村里的一众同族妯娌们笑闹几句,便叫大伯娘郭氏给打发走了。
人家就笑问大伯娘,说你这些弟媳们,都在城里享福,咋你和老三媳就不爱往城里去呢。
大伯娘笑道:“去城里享什么福?老四老五媳妇,那平时忙的时候你们是没瞧见。再说了,如今哪里有咱们晏家村好?我且比她们享福呐。”
说的大家都笑。
便有人道:“可不是这个理?如今十里八乡的瞧瞧去,哪处比咱们村好了?要我说,便是城里,也不比咱村里。城里也就平时买些东西方便些。要不,这外面的贵人们,都爱往咱村跑呢?前些年咱们办了文圣宴后,甭管走到哪,一说咱们是文圣族人,谁不高看?如今咱们家又出了个武圣,那以后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叫人小瞧了!”
这一说,个个点头称是。
族长家的大儿媳也在里头帮忙,笑道:“我家阿翁可说了,越是如此,咱们在外行走,越是得注意着,不能给咱文圣武圣抹黑。
昨儿两姓族老便在我们家议事,我上茶的时候偷听了一耳朵,说是以后两族里人若是敢干坏事,必要严惩,不能坏了名声,这是顶顶要紧的。
光管束还不行,也得把人教好。往后族里但凡过了五岁的娃,不论男娃女娃,皆要去族学里读书,不能再跟以前似的,有些人家不让女娃读书,找点理由就推搪了。说是以后家里有娃不让读书的,公中的福利,一并不许享受。”
大伯娘听了,点头道:“正该如此,女娃就没出息?咱家的文圣,便是女子!
还有素儿,那教出来的那些学医药的小郎君小女郎,如今哪个没出息?
就是小寻和玉儿,也出息的很。我听说,她们姐妹三,将来少不得又是几个武圣!
这女娃儿教好了,一样能给家族争光!人家京城贵人家的女郎们,哪个不读书识字?咱家的文圣,若不读书,如何成文圣?
如今咱们村,外人皆道是文兴之地,谁敢说,以后就不能再出位女文圣?这给咱女人争光的事,甭管家里男人应不应,咱自己得叫女娃们先读书。嫂子弟妹们,咱现在自己就赚银子,又不比男人赚的少,合该在家里说话硬气些!”
有大伯娘郭氏和族长家的大儿媳一唱一和,说的妇人们个个热血沸腾,发誓要叫自家姑娘,也好生读书。
文圣不文圣的,那不敢想,可读了书的姑娘,婚嫁市场上,都是热门人选啊。
要是满村的姑娘们都识文断字的,就自家姑娘大字不识,那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差的不能嫁,好的嫁不了,砸自家手里,不够叫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