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或许是个真英雄,有能力有抱负,真的想为这天下万民出一份力量,但不是所有义军都这么想的。
更多的义军其实就是想混口饭吃,为了自己成为新的权贵阶层才拼死拼活的,他们大多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莽汉,根本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只会上演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悲剧。
纵观这些大统一王朝,即使是起步最低的汉高祖和明太祖,他们也不是靠着一群农民治理国家的。虽然很残酷,但现实确实如此,打天下时往往流的是劳苦大众的血,但治理起来却是靠少数精英阶层。
李自成的闯军也不是没有这种人才,但是太少了,根本掀不起什么浪。历史也正是如此发展,大顺打得下江山,却守不住江山,这可不完全是吴三桂放清军入关的错。
即使没有清军入关,凭借他们入京之后骄奢淫逸的作风,统治也注定长久不了。
农民起义具有天生的正义性,因为他们往往都是受到压迫的劳苦大众,但同样他们也很难有大的作为,想凭借一个草台班子就统治一个王朝根本不可能。
李自成各方面能力也达不到开国君主的水平,他内部的掣肘太多,杨铮再三考虑过后还是没有投靠他。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杨铮自己起兵做皇帝,他对此也挺有想法的,但考虑如今的局势和时间最终还是作罢。现在已经是崇祯十六年了,离清军入关只有一年了,他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再世,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问鼎天下啊!
能将权力帮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坐拥数万帮众,势力遍布天下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想当皇帝根本不可能。
他冥思苦想,百般思索,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明末这个烂摊子根本就救不活。要想解决这个乱世,必须破而后立,所以明朝廷就别想了,已经失去了统治根基。然而有能力逐鹿中原的,除了清军就只有张献忠和李自成了,他们却各有弊端,还是致命性的。
想来想去,能解决这个乱局的,就只有已经初步具备国家雏形的满清了。但杨铮曾在北地游历时亲眼见到清军杀人取乐,将中原百姓活活用马拖死,手段之残暴是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明朝廷昏庸无能,清鞑子残暴无德,起义军难堪大任,都非良配。杨铮已经在暗中着手准备另一项计划了,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很长的时间。眼下的他面对乱世实在无能为力,只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天下少死一些人。
杨铮与袁承志一番交谈过后,负手而立,静静的眺望着远处的景色,眼中满是山河。
袁承志羞愧难当,他虽然心中对大哥很是信任,但偶尔还是起过疑心,现在想起来真是无地自容。他想起杨铮方才的话,开始沉思起来,这闯王真是良主吗?真的对百姓秋毫不犯吗?
那之前的决堤黄河口,水淹开封又怎么说?屠密县、项城以及承天呢?
“尽人事,听天命吗?”
他喃喃道,细细品味着大哥送给自己的金玉良言,不由得有些痴了。他和杨铮其实一样,对谁当皇帝不感兴趣,只是忧心上位那人能否关注民生,他原本心向李自成,但在与杨铮的一番交谈过后,却又拿不定主意了。他知道自己大哥是对的,闯王不会是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圣君。
外有鞑子寇关,内有天灾人祸。我多灾多难的民族啊,让我如何救你?
“忍看山河破碎,愿将赤血流尽。”
袁承志想着大哥的满腔热忱,心中的激情也被点燃。他们或许不知国家未来的命运通往何处,但只要关心好眼前的黎民,拼尽自己的全力即可,未来的事轮不到自己操心,救一人如救一国。
他打定主意,再次来到杨铮身旁,只听自己的结义兄长低声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