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袖且添香(1 / 2)

释刀传 极光之北 1681 字 2021-04-27

添香楼作为平安城内最大的青楼,自然是一处销金的好去处。三层的阁楼装饰得是金碧辉煌,在深沉的夜色下,散发着纸醉金迷的气息。门口那两对大灯笼下,人流进进出出,可谓川流不息。

陆离跟着徐良,站到了添香楼下。

“哦吼吼,这么多人,还以为我来得比较早呢。”徐良自然是经过精心打扮的,一身合体的长衫,儒雅不失风流。手中一把折扇,也是夏末时节必不可少的把玩品。但这把泼墨折纸扇,是大有来头的。这可是当今画坛巨擎鲁夫子的佳作之一。折扇打开,那看似杂乱的泼墨,却勾勒出一幅妙趣横生的美人图。点墨轻挑转复抹,一位月下佳人,跃然扇面。扇面的曲折没有丝毫影响构图,反而是如流风一般,让这位佳人多了遗世独立的仙气。

手中摇着这么一把美人扇,徐良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添香楼。一进门,门口忙碌的小厮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徐良。虽然在平安城这样的皇城里,皇亲贵胄,王子公孙不少,可是本朝初立。将姜国变成大姜朝的中兴之帝,也不会任由外戚胡来,因为这一点,所以许多外戚倒不如商贾之子来得出手阔绰。

早年就声名在外的徐明逸,在拿下织造局的供货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商。纵然士农工商商为最末,可是徐明逸已然成为平安城内一号人物了。徐良这位徐家的大公子,也就成了平安城的一号纨绔了。

“徐公子,您来啦?”小厮脸上带着谄媚的表情,对于出手阔绰的徐良,添香楼的张妈妈特别交代过,要好好招待的。而今天晚上又是紫月姑娘梳拢之日,想必那价钱自然不会低。眼前的这位徐公子嘛,说不定也会出手啦。

“还有没有位子啦?”徐良没有去看小厮,只是抬眼打量着。添香楼的格局是一个“回”字形。共两层的格局,一楼中间是一座舞台,这是平日里姑娘们一展才艺的地方。舞台之旁,一溜桌椅,如今也算是高朋满座了。二楼是个回廊,坐在二楼,自然也是可以看到一楼的舞台的。只是二楼是包间,位子不像一楼那样开放,比较私密,适合比较注重自己身份的大人物。

“有有有,徐公子常来的那间,一直给公子留着呐。不过公子的几位朋友倒是已经到了。他们说,就先去公子的雅间内坐着啦。”小厮殷情地在前面带路,徐良一听,倒是来了精神,“走走,快带我上去。”

“好嘞,您请。”

陆离跟在徐良的身后,对于添香楼,他初来此地的时候,的确为之炫目,但是到了现在,他也已经习惯了。鼻尖弥漫的,是一股淡淡的脂粉气,这让来到此地的男宾们,更加亢奋。

他走在舞台两旁的楼梯上,看着在一楼的那群男人们。今天的重头戏在紫月,所以除了在外伺候茶水的侍女之外,其他姑娘一概不出来迎客。这也让各位恩客更加迫不及待。

来到二楼,小厮径直打开了一间雅间的房门。徐良一步跨进房门,笑道:“你们这两个家伙,倒是早就到了。”房内这两人,陆离也认识。年纪稍长这位,便是贾府的小公子贾中和,因为贾徐两家相邻,所以两家来往也比一般人要密切。至于另外一位嘛,那就有来头了。那为是当今文华公主之子,也是一位小王爷。当今天子姓李,这位小王爷的名字便是唤作李蕴。那贾府便是当今门下左补阙贾大人的府邸了。徐良比起这两位来,在来头方面,自然是矮了一截。但是一位王爷,一位大人之子,受到的约束比徐良大得多,

至少在出手方面,绝对是徐良来得阔绰。所以这三位好友往日里倒是以徐良为首的日子居多。就比如说这间添香楼的雅间,凭贾中和和李蕴,绝对不会预定下来,光是那一笔不菲的租金,就不是二人承受得起的。

雅间内早就置放了一桌酒菜,因为紫月姑娘的关系,陪酒的姑娘也没有,自然也就只有几个男人了。徐良,贾中和,李蕴三人各自落座。徐良一指年纪不过一十六岁的李蕴,笑道:“你这小家伙也来啦?”

李蕴稚气未脱,说话的口吻却已然是一个大人。“怎么,良少不欢迎我来嘛?”

徐良拿过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欢迎之至,蕴哥儿,今个有兴趣做一回紫月姑娘的入幕之宾嘛?”说着,他玩味地冲着李蕴笑。李蕴平日里就十分仰慕紫月姑娘。说起来,一位年方双八的秀美(娇)娘,弹得了古曲,唱得了新词。曲艺无双不说,诗词书画也是样样精通。李蕴这个情窦初开少年,怎能不倾慕?

听得徐良说起,李蕴也是红了脸。这次紫月传出消息要梳拢,他是第一个跳起来的。能够做那入幕之宾,与可人的紫月姑娘共一回鱼水之乐,可是李蕴朝思暮想的事情啊。可是,紫月姑娘的身价,自然不菲。虽然平日里李蕴的花费已算奢侈,但是在这欢场之内一掷千金,他还没有那个本钱。哪怕是有那个本钱,他也是不敢做的。身为公主府的王爷,那乌台之中,不知有多少只眼睛盯着呢。

所以,他就只好来求助大纨绔徐良了。

贾中和家教甚严,平日里出来喝次花酒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如果要争一个姑娘,在贾府的门风之下,他是绝无可能这么做的。所以,他只是来看热闹的。

三个富家子弟在房中谋划着今晚的大事,陆离则来到了房门之外。这个时候,他总不能打搅三位公子的雅兴。陆离也不走远,装成恩客的样子,倚靠在二楼的栏杆上,看着一楼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场盛事,让添香楼人头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