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卖军火的本钱(2 / 2)

核武皇帝 崔走召 4501 字 2021-04-23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乏武器,而是武器的种类太多,在宋彪的坚持下,远东轻武器研究院甚至研究过恩菲尔德步枪的后端闭锁的旋转拉栓式枪机,在恩菲尔德步枪的基础上重新改进设计和简化工艺,推出一款新的江南步枪,由江南兵工厂生产,还有点天方夜谭姓质的想向英国销售这种新型步枪,遭到英国陆军部拒绝后,江南步枪小范围的列装在江苏、浙江巡防军,拥有7.7mm和7.62mm两种口径。

世界三大步枪,恩菲尔德、毛瑟、莫辛纳甘此时都已经到了中国的大地上,而沈阳步枪又被严格确定为统一制式步枪,全国范围的沈阳、本溪、辽阳、江南、汉阳五大兵工厂都有生产,在山西枪炮局基础上重建的太原兵工厂也是从沈阳步枪的生产开始。

过去三年,通过扩散东北军工业积累的技术力量,以及大范围外聘专家、技师的方式,中[***]工业的枪炮和弹药制造领域逐渐扩大到六个生产基地,汉阳、太原兵工厂依托本地的煤铁、铜、芒硝资源,在近几年间的投资规模最为庞大,位于南京的江南兵工厂原身是李鸿章创办的金陵制造局,底子较好,如今改迁回上海,依靠招募外工提高制造水平,新增投资和购入的新式设备数量也很高。

因为历史遗留的各种因素和问题,中央陆军目前的主力装备复杂多样,光是步枪弹药就存在五种差别,肯定要求全面换装,从去年开始,随着六大兵工厂都已经逐步完成扩建,沈阳步枪开始以每年二十万支的速度生产,预计在十年后正式完成全军的武器换装。

只是与此同时,最新型的半自动步枪在远东轻武器研究院也完成了二次改进,达到了服役的要求。

中央陆军的规模太大,15个整编师、35个普通师、43个旅的总编制正式完成后,即便是非战争时期也拥有135万人的兵力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沙俄能够相提并论,号称世界陆军第一的德国在非备战和非竞赛时期也不过65万常规兵力,在1914年上半年增加到81万——当然在总动员的瞬间很厉害,半年之内冲刺到450万,不能比,真的比不了,确实是这一时期世界第一陆军。

陆军大规模决战的胜负分界线往往是在一个战役中产生的,假如此时的中央陆军和德国陆军交战,中央陆军半年之内最多增编至250万的规模,而且是全国总动员的极限,兵力素质基本下滑一半,上去就能被德军冲垮,可如果战争一直拖延下去,两三年后,中央陆军有可能增编至一千万,德军就未必能顶住,关键是中央陆军能否撑住三年。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讨论,虽然在中央军部总参谋部内的很多参谋官都喜欢像模像样的讨论这个课题。

不管怎么说,中央陆军现在的问题就是兵力多,装备复杂,经费稳定但没有必要瞬间爆发,而需要更换的新式武器又非常之多,所以,总参谋部制定的装备更新计划以十年为计算单位的决策是正确的,按照一级、二级、三级部队的方式逐步调整,一级换新则二级换旧,三级则换三手货,尽可能的节省军费开支。

只是在175项计划中,国内军工业投资规模惊人,这样的换装速度显然不能让各家公司满意,宋彪从去年开始就默许六大兵工厂按照正常的产能投产新式武器,在中央军部订购数额之外的武器弹药则由新华公司购置,用于额外的军需物资储备。

宋彪心里当然是有计划表的,他算准一战会在1914年爆发,哪怕别人不去刺杀费迪南大公,圣公会也会派人去做这种事,所谓圣公会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立中华帝国在世界上的第一霸权,超越英美德,让欧洲大乱自然最符合这一目标。

所以,宋彪在对中[***]工业发展的安排上就显得异常紧凑,从1911年开始大规模增加投资,大批量的从国外引入设备、车床,引入美国流水线和现代管理理论,引入电气革命技术和专用机床,增加工业生产效率,甚至连技工的培养都有专门的计划。

立足于大清帝国遗留的基础和东北工业的根基,以及同德美法俄四国的长期合作,加上这几年约合5700万英镑的大规模投资,中[***]工业,特别是轻武器和弹药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数值,如果是维持在战时生产规模,完全能在一战时期大发横财,收回投资之余还能大赚一笔,并将整个中国的军工业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

因为中央军部订购不足,而六大兵工厂的机械设备都已经到位,工人技师的招募和基础培训也都做完,拥有军工业产品外贸特许证的新华公司就代替军部大量下单,让六大兵工厂能在大规模生产中逐步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多囤积的枪械弹药、火炮炸药也不愁在一战中找不到买家。

在陈列室参观时,宋彪和托马斯.约翰逊.克罗斯利询问了一些新装备在根据部队意见修改过程的新问题,大致谈了十几分钟,宋彪就从陈列室离开,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在单独为他准备的休息室里,宋彪只留下一等内侍官张富田陪同着他,让他可以安静的休息十几分钟,清理一下思路。

此前到军工企业考察,宋彪通常会安排蒋方震、陈其采、舒方德中的任意一位陪同他,最近比较特别,陈其采率团去了巴尔干战场,目前还留在希腊。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的外祖父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正是在俄国驻希腊武官的建议下,康斯坦丁一世才邀请中央陆军的副总参谋长陈其采赴希腊陆军考察,此后在第二次巴尔干战役期间,因为在名义上要保持中立原则,实际上是希腊陆军顾问团之一的陈其采等人改称是观察团。

结果是很明显的,陈其采是那种临时调整的高手,在第二次巴尔干战役爆发前半年抵达希腊后,对希腊陆军作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而有效的快速调整,特别是通过大量订购波普宁冲锋枪、60mm迫击炮和75mm轻野炮,改进部队的轻机动作战能力,利用快速部队迅速进攻保加利亚的后防部队,导致保加利亚的前线主力大规模溃败。

舒方德正在法国进行二次考察,蒋方震又去了西北军区视察,宋彪就成了孤家寡人,只能一个人来视察。

这样也好。

宋彪倒是很久没有这么清静过,可以一个人在休息室里短暂的单独思考片刻。

远东武器总公司这边的各种新式武器在这两年里已经接受了较多的考验,除了气冷型的勃朗宁重机枪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外,其他都已经达到了服役的所有要求,一部分则已经开始正式服役换装的步伐。

目前争议较大的是新式的m1914型半自动步枪,在远东武器总公司对汉阳兵工厂70%股权的私有化后,根据和中央军部签署的保障协议,为了保证汉阳兵工厂在未来的发展,这种新型步枪将会主要在汉阳兵工厂生产,因而被命名为m1914型汉阳步枪,而在两年前,这一新型半自动步枪就已经在第四步兵师进行大规模的测试,那时的评价就很好,几番改进后,军部早已无可挑剔,奈何军费有限,沈阳步枪又还在大规模的列装过程中。

现在的问题就是沈阳步枪和汉阳步枪之争。

轻机枪的问题也相对有点复杂,麦德森机枪总体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远东武器总公司有点无赖姓质的对其进行多次改进后,重新设计了部分枪机结构和外形,采用了可更换的枪管设计后,以轻机枪委员会总顾问波普宁将军的名义再次命名为m1914型波普宁轻机枪。

m1913型勃朗宁轻机枪和m1914型波普宁轻机枪在数据上基本相当,前者继续采用双脚架设计和弹匣供弹,后者为了和麦德森机枪作出明显区别,以及和勃朗宁轻机枪构成不同的特点,采用了三脚架设计和弹鼓供弹。

在宋彪的建议下,波普宁轻机枪更像是一款中型机枪,枪管采用伯利恒公司的新型633型锰镍合金钢无缝钢管,枪管设计加厚,可以保证长达8分钟的高速连续射击。

相比之下,勃朗宁轻机枪则在设计上要求更为轻便和可靠,确保每个班在部署中都能有效且更轻松的携带。

但在实际的数据上,两者相对于麦德森机枪都没有明显的改进。

中央陆军关于是否列装这两种新型轻机枪,以及如何在部队调整装配使用,这些都成了比较具有争议姓的问题。

宋彪对此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更换更好更新的枪械固然很好,但是经费开支也不低。

在沈阳兵工厂的休息室里,宋彪一个人沉默的思考了很长时间,虽然从中央陆军的角度而言,更换新型步枪和机枪是收益率较低的事情,甚至显得有点浪费,但从中[***]工业的长期发展而言,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军工业想要发展,光靠国内市场是撑不住的,必须要尽可能的出口外国,以一种体系型的大规模出口扩大中[***]工业的总体实力。

陈其采在希腊和塞维利亚就有很重要的推销中[***]火的任务,相比欧洲军工企业,中国开出的价格更为便宜,并且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大规模转让生产专利。

别看中[***]工业现阶段的产品还有点粗糙,但在设计上绝对不弱给其他国家,非常实用,并且有着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征,实际的技术指标也不差,就是工艺上稍微有点简陋而已。

为了争夺市场,在远东武器总公司的极力争取下,中央军部甚至放弃了全面引入法国m1906型75mm野炮的技术,只是引入了制退器和部分技术,在中德原有的合作研制基础上,继续聘用法国火炮专家改进国内的m1906\08型野炮、轻野炮和轻骑炮,统称为新的m1912\14型75mm野炮、轻野炮和轻骑炮,技术参数上相对于法国m1897\1906\1914型75mm野炮是有一定差距,在射速和射程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精度相对不足,炮弹填装量也小0.3kg,但是火炮自重又增加了23至42公斤,弹道曲线相对更为平伸。

有差距,但这是真正的自产货,不受任何的出口限制。

差距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中德合作过程中考虑了加榴炮的思想,合作中断后,中央陆军还是继续贯彻这一思路,m1912\14型75mm野炮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款加榴炮,但从技术上而言,这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加榴炮。

在心里做一番复杂的权衡,宋彪将施恩孚喊进了休息室,多的话也没有说太多,就是让远东武器总公司继续加快新装备的生产即可,产能多余之处可以卖给新华公司作为特殊储备。

宋彪此次在东三省,除了军工业外,也要视察其他的工业发展水平。

此时的东三省和关内相比就像是两个国家,除了东北不惜一切代价引入技术和人才,作为经济龙头发展的火车工业,其余不管是机床工业,还是电气、化工、汽车、飞机、通信工业,东北工业和德美英法之间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即便是同样卯足劲发展的纺织、军工业、船舶工业相比欧美列强的差距也依然明显,只是除船舶工业之外的整体水平已经和曰本相当,部分领域甚至是高过曰本。

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东三省目前的整体工业水平,关内市场就像是东三省的庞大殖民地,持续推动东三省进一步的向前发展。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