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第956章 节(2 / 2)

除了自留种,还得让陈嘉茗想法子再运回来几批种子。明年看看自留种和原种收成的差异。

推广新品种粮食,说起来简单,可事关百姓们的生计,半点不能出错。那可是多少百姓活命的东西。

哪怕是一丝的松懈,都可能变成一场灾难。

云朝是想为百姓谋福利的,如此,也对得起老天爷多给她的这一辈子幸福的日子,她可不想好心办坏事,让她的这些努力,非但没帮助上百姓,反而害了他们。这样的罪过,不是她能担得起的。

这也是她为什么拒绝了费时求种子的原因。她可不想这些百姓们赖以活命的东西,结果只成了权贵餐桌上相互攀比的新奇时鲜。

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因着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不管是新品水稻,还是红薯土豆玉米等,都长势喜人,只要接下来老天爷赏脸,就又是丰收的一季。

陆清那边的学堂,当初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屋子,干脆在盱城山脚下买了块空地,自己建起了屋子当作学堂。先的地离着闹市和码头比较远,所以地皮价格不贵,且离着县学又极近,县学那里自成一个集市,买东西什么的,却极方便。

建好屋子后,陆清只在外头找到了一个先生,好在有昌大伯当初答应的支持,倒从燕家又派了两个先生去,连着陆清四个人,学堂刚建,四个先生倒也足够了。

只是当初想好的要找些匠人教授谋生技艺的事儿,因着时人手艺多是家传,一时有些难。不过这也不急,拿着银子,总能找到人的。

因着这学堂不收学费,且还免费提供书本,学生们只要自己家负责笔墨纸砚就能进学,所以但凡家里能供得起笔墨纸砚,却读不起私塾和书院,可又想读书的人家,便都把孩子送了过来。

从说要建学堂,到学堂落成,学堂免费收生的消息,也传遍了盱城县及周边的四里八乡,因此才一开始招生,不过十天的时间,便足收了一百多名学生。

其实来报名的学生远不止这些,只是如今学堂里无法提供食宿,只能走读,那些家里离的太远的,只能放弃。原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才来的这学堂,在县城租又哪里租得起房子呢?就这送孩子来读书,家里也算是少了一个劳动力,是咬着牙狠着心才送来的呢。

看到更多身着满是补丁的衣衫的大人拉着孩子失望的离去,不管是两个燕家的先生,还是陆清和那名被请来的先生,脸上的神情都不太好看。

来的这两名燕家先生,一个叫燕展逸,一个叫燕云见,论非份是叔侄,年纪却相差不大,都是三十出头的样子,性格也都极沉稳,为人也十分温和。

燕展逸纵老成持重,亦不由叹了一声:“如今方知郡主为咱们盱城县百姓,到底是做了怎样的一件好事。咱们燕家都是读书人,又是望族,日子便有些难的,有族中支持,也很过得去,可这天下,读不起书的人,终究是大多数人啊。”

嘴上虽然感叹着,又赞了一回云朝,心里却不免担忧,一百多名学生,也不容易。学堂不收学费,虽说学生们自己负责笔墨纸砚的开销,可书本费,先生的月银,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呢。他们两虽说了不要银子,只当来帮忙的,可郡主却说了不能让他们白忙,也都有一家子要养,却是坚持每个月他们两个每人开了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已经算是极好的报酬了。要知道便是县太爷,一月的俸银,其实也不过才十两。他们虽无县太爷的禄米禄田,可学堂里却供他们一日三餐和平时用的笔墨纸砚,这又是一笔开销了。

这待遇,都及得上县学里的先生们了。至于别的私塾先生,一个也不过一二两银子的收入。

>